自动驾驶系统一般包括C/GPU主控芯片、ADMS视觉处理芯片。英伟达发布的Drive Pegasus Robotaxi自动驾驶平台使用了两颗Orin SoC和两颗安培GPU,性能可达2000TOPS,是华为MDC算力的5倍多。而被英特尔收购的Mobileye专注于ADMS视觉处理芯片,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
华为MDC虽不敌上述两家国际巨头,但整体算力较强,而且可以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主控芯片、AI芯片、操作系统、算法、设备管理、开发工具链、信息安全等。整车厂商可以直接将自动驾驶相关部分交于华为,而更聚焦于整车的技术、规划、控制算法插件等。未来MDC还可以为不同基因的车企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产品,打造智能汽车的利益共同体。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所说,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并不是一个闭环的封闭产品,而是一个开放平台。
华为这样的软硬件结合优势,是建立在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与各大车企合作的丰富经验基础之上的。
2
华为智能汽车的布局
在智能汽车领域,华为一直低调发展,鲜为人知,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华为就已入局。
华为2009年就开始开发车载模块,2013年推出了车载模块ME909T,并成立车联网业务部。2014年设立了车联网实验室,集中力量布局智能汽车的研发。随后,华为与东风、长安、一汽等在车联网、智能汽车方面展开合作。2016年华为与爱立信、英特尔、高通、奥迪等八家厂商成立了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
自2018年以来,华为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产品。2018年2月,华为发布全球首款8天线4.5G LTE调制解调芯片巴龙Balong765,成功应用于自身LTE-V2X车载终端。10月,推出了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计算平台MDC600,并宣布与奥迪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1月,华为推出5G基带芯片Balong5000,即全球首个支持V2X的多模芯片,可用于车联网、自动驾驶,同时支持2G、3G、4G和5G多种网络模式,具备能耗更低、延迟更短等特性。
2019年,华为还加快了智能汽车业务的组织调整。当年5月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业务组织,由此前负责无线网络业务的王军出任总裁。该BU由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构成,所属员工三千人以上。任正非指出,要加大面对智能汽车的联接、车载计算、自动驾驶等战略投入。
![](../../../uploadfile/day_210512/202105120348303375.jpg)
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华为在智能汽车上的布局依旧强势。10月华为重磅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I(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并声称未来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电动车都会被打上HI标识。HI既代表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也代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即完全有别于传统汽车OEM和一级供应商的上下游关系。HI包括了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5大智能系统即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全套智能化部件如激光雷达、AR-HUD等。另有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构成了基础底层支撑。
2020年11月14日,华为宣布携手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长安汽车代表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OEM,华为作为中国ICT领域佼佼者提供智能网联增量部件,宁德时代则是中国动力电池的行业标杆,三强联手将创造国产高端智能汽车。
2020年11月25日,华为内部签发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显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从ICT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并将该BU划归到消费者BG,由消费者BG的CEO余承东管理,业务部的级别得以提升。任正非同时强调,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2021年上海车展,华为展示了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S车的路测视频。从视频中可见,华为ADS(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在路上经过红绿灯、左转、加塞等场景时应对自如。该车HI版配备了一套混合感知解决方案,包括3枚位于车辆前方的华为96线激光雷达;车身四周配备的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加上400TOPS算力的自动驾驶主控芯片;这套方案可以满足全天候360°的全方位覆盖。除此之外,阿尔法S车还集成了华为的鸿蒙OS系统,使用了麒麟990A座舱芯片,现已支持24个应用生态,包括高精度地图、音乐、视频等。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极狐阿尔法S车已能做到市区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