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晶领域,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受韩国产能退出以及国内产能爬坡还需时日,导致供应紧张影响,近半年来,液晶面板维持涨价周期。业内人士均认为,此轮涨价周期呈现结构化趋势,但价格涨幅呈逐渐收窄趋势,未来至少会持续至今年年底。因此,从面板到终端,全产业链如何谨慎灵活应对并平稳度过此轮周期成为近期的重要课题。
价格涨幅逐渐收窄
近日来,液晶面板的价格已经继5月以来,连续四个月上涨。5月,部分尺寸涨幅已经超过30%。
群智咨询TV面板资深分析师刘建胜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决定价格走势的核心就是供需关系,目前的液晶面板价格上涨趋势也是供需关系中供不应求现状带来的。
据群智咨询数据,在面板厂商的获利意愿驱动下,7月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大幅上涨。而8月开始为液晶面板备货高峰期,大尺寸液晶面板产能总体供应偏紧。
具体到TV应用,8月整机和渠道商备货需求强劲,而供应端新增产能爬坡不如预期,且面板厂产能持续向获利性更好的应用转移,面板整体供应产能增长有限。尤其是受海外“黑五”及“圣诞节”备货旺季需求拉动,全球液晶TV面板需求维持强劲。
因此,第三季度全球液晶TV面板市场呈现明显的供应短缺。液晶TV面板价格维持大幅上涨,涨幅再超预期。
随着海外旺季备货进入尾声,且预计面板价格的快速上涨对终端需求影响逐步显现,预计9月,液晶TV面板价格依然维持上涨趋势,但涨幅有所收窄。
从分尺寸表现来看,32英寸领域供应紧缺,8月价格大幅上涨5美元,预计9月上涨3美元。
在39.5英寸~43英寸领域,8月上涨7~10美元,预计9月涨幅收缩至5美元;50英寸海外备货需求强劲,8月大幅上涨10美元以上,预计9月涨幅回落至10美元以内;55英寸的内外销备货保持积极,8月涨幅超10美元,预计9月回落至10美元以内。
在大尺寸方面,海外备货保持旺盛,8月65英寸及75英寸均价上涨9美元,预计9月涨幅收窄至5美元。
综合近几个月来的整体表现,此轮涨价周期存在结构性差异。第一个表现是低端产品的涨幅较大,约为20%~30%甚至40%~50%,高端产品涨幅则相对较小;二是32英寸等小尺寸涨幅较大,而65英寸等大尺寸涨幅较小。而这和需求旺盛与供应端库存有效去化、液晶TV面板产能环比并未大幅增长共存有关,预计液晶TV供需关系将在2022年进入偏紧状态。
产能扩张促供应稳定
全球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上涨是在供应端发生调整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随着韩国厂商逐渐退出,从今年开始,中国大陆厂商液晶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未来将占近70%份额,产能高度聚集;而韩国厂商占比快速收缩至20%以内,甚至将进一步收缩至5%以内;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厂商的份额则稳定在30%左右的水平。
据了解,三星显示、LGD二者退出的液晶产能在全球产能占比高达24%。而2016年液晶面板就有过一次大涨价,当年退出的液晶产能高达361.5万平方米,此次退出的产能比重更高。
TCL华星光电高级副总裁赵军向记者表示,由于韩国厂商退出液晶生产,以及国内的一些新产线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爬坡速度放缓,今年整体供应量总体是减少的。预估2020年,整个大尺寸液晶的出货面积会下降1500万平方米。而从需求看,现在大尺寸液晶主要的应用还是以TV为主,从数量上看,需求是增长的。同时TV平均尺寸会以每年1~1.5英寸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因此从面积的角度看,液晶面板的需求同样持续增长。
业内人士预计,液晶面板至少到明年都不会出现显著的供过于求情况。虽然供应依旧紧张,但京东方、TCL华星的液晶面板领导地位已经巩固,且产能也在稳步爬升中。
Omdia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京东方继续保持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的领先地位,以28%的出货量和21%的出货面积份额领先。群创光电以15%、TCL华星以13%的出货面积份额紧随其后。
TCL华星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排名中占据第五位,但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面积中占据第二位。由于TCL华星t6的10.5代产线增加了液晶电视面板的产量,加之今年年底还将有一座t7的10.5代产线开始量产爬坡,TCL华星的产能扩张或许在年底有望大幅提升。
此外,今年8月,TCL华星以约 76.22亿元人民币对价获得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上述两个企业的核心业务分别是生产8.5代TFT-LCD显示屏(产能120K/月)和生产各类显示模组(产能3.5M/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