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为接下来的命运,我和我的大部分同事都不感到悲观,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焦虑。还有很多事在路上,我们还是会继续做好自己的事。
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中美博弈已经是滔天巨浪,但华为确实有很多像我一样傻的人,我们相信连接人和物的远方,相信远方更广阔的数字洪流。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以为的巨浪就成为了浪花。”
——华为公司“心声社区”一位员工的留言
▲图为美国商务部官网: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设计生产产品
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美国 对华为施压的“连续剧”竟然又传出最新动向。
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在北京时间5月15日晚发布公告, 要求采用美国技术和设备生产出的芯片,必须先经过美国批准才能出售给华为。
这表明在去年5月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美国对华为的限制措施再次升级。
1
打击已然升级
2019年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列入了“实体名单”。
所谓“实体名单”是美国为了维护其国家利益,作为出口管制的重要手段。进入到这个名单的公司,在没有得到美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美国公司不能和名单上的企业合作。
简单说, 实体名单就是一份黑名单,企业一旦上榜就被剥夺了和美国进行贸易的机会。
尽管当时“实体名单”限制了美国公司和华为的合作,但华为还有一线生机。毕竟,华为手里有自己的芯片设计公司——“一夜转正”的华为海思。华为还可以继续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来设计芯片,只是美国厂家不会继续提供升级服务。
虽然华为没有芯片生产能力,所幸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并不是一家美国公司。华为还能够通过“台积电”代加工得到自己的高性能芯片。
▲图为2019年5月,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
然而这一次,美国方面持续加大对华为的限制。具体来说,美国限制的产品有两类:
一类是华为和旗下半导体公司海思使用美国商务部管制清单上的软件和技术生产出的任何产品,包括半导体设计这样的技术商品。这意味着从5月15日之后,华为不能推出由美国软件和技术设计出来的芯片,必须要完全去美国化。
另外一类产品,是根据华为和海思的芯片设计要求生产的芯片,只要是用了美国商务部管制清单上的美国半导体设备的代工厂,就需要许可证才能向华为及其附属实体制造和出售芯片。
到底是啥意思?有网友用动画片《哆啦A梦》里面的角色打了一个简单的比方:
“胖虎在学校准备欺负野比,本来的打算是告诉学校所有其他小朋友,禁止他们和野比玩,但是考虑到此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胖虎发布了一个新规定,所有想和野比玩的小朋友,必须先找胖虎申请,得到胖虎许可后才能和野比玩。”
这一举动,可以说,美国把选择题抛给了华为在全球成千上万的供应商,逼迫他们站队。然而这样做既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还有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
这两条措施的出台意味着美国将采取釜底抽薪的方式阻断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向华为供货。
一旦新规落地,全球170多个国家使用华为产品建设的数千亿美元网络的扩容、维护、持续运行将受到冲击,使用华为产品和服务的30多亿人口的信息通讯也会受到影响。
目前,美国商务部提出的这一新规尚未落地,中间尚有120天的缓冲时间,华为和部分芯片供应商正在积极协调。
2
美国图什么?
这一届美国政府,不想着好好抗“疫”,却想方设法给中国企业“断粮”,美国到底图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美国政府利用公权力打压华为是在期待得到当年“阿尔斯通事件”的效果。
2013年,美国政府以商业贿赂为名,利用《反海外腐败法》等司法武器“长臂管辖”,打击商业竞争对手法国阿尔斯通公司。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不仅被处以7.72亿美元罚金,负责人皮耶鲁奇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恢复自由,并将此黑幕写成了一本书《美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