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来说,充电设施是让客户方便使用车辆的至关重要的基础,也能够展示品牌形象。”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车主除了可以使用家用奔驰智能充电墙盒以外,也可以使用公共充电桩,“奔驰充电星随行”服务可以实时连接市面上超过70%的可用充电桩,车主通过APP可以知道公共充电桩的位置及状态,体验从实时监控充电状态,到支付并评价的互联互通一站式充电服务。
“新能源汽车规模比较小,车企通过布局充电桩打消客户的里程焦虑问题,以此提升销量。”郑甲兔对记者表示,车企卖车时通常都是随车送桩。此外,自建充电桩也可以获取车辆的充电数据、行驶数据等,从而为车主提供用户数据分析、车辆诊断、维修、保险等数据增值服务,实现各项技术和服务的优化。此外,不少车企成立了出行服务平台,充电桩业务是其产业链上的一环,出行平台上的车辆则保障了充电桩的利用率。
此外,在经历市场发展后,目前车企建立充电桩在选址方面变得更为谨慎,正在向城市热点区域、交通干线靠拢。比如,奔驰充电桩“星驿站”选址就建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机场以及城市热点地区,未来则会根据客户需求铺设服务。
湖南大学教授黄宏文认为,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进入,意味着国内充电桩建设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也会刺激国内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大充电桩建设的投入力度。而除了车企外,一些石油巨头和出行公司也在该领域进行了布局。
“在经历洗牌后,充电桩行业更加规范了,车企入局充电桩的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充电桩运营企业造成影响,毕竟车企自建的充电桩与汽车产品更加适配。目前,充电桩缺口仍然比较大,长期看前景较好。一些运营企业已经开始盈利,市场秩序也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记者表示。

(敬请关注微信订阅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