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带宽
NSA远低于SA
在NSA组网下,终端天线要双连接LTE和NR两种无线接入技术;在SA组网下,终端天线仅连接NR一种无线接入技术。若终端配置为两天线,在NSA组网下,一根天线连接NR,一根天线连接LTE;而在SA组网下,两根天线均连接NR。
增加天线数量是提升无线网速的主要办法之一,这意味着,同样的终端在SA组网下的上行速率远远大于NSA组网下的上行速率,理论上是两倍。
在NSA组网下,以上这些性能缺陷将使5G用例受限,直接影响运营商向新业务扩展。
5G用例 NSA创新应用有限
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的网络能力,加上网络切片和MEC技术,将使能全行业创新应用,但由于NSA在5G核心网、上行带宽、时延等方面的能力有限,会导致很多5G应用创新受阻。
下面我们来举一些例子。
5G医疗急救车
5G医疗急救车通过超高清视频将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实时回传至急救指挥中心实现远程支持,将急诊救治战线前移,这要求5G网络必须保证连续的上下行带宽。
但急救车是快速移动的,如果采用NSA组网,小区间切换时延大于120ms,会导致视频传输出现卡顿和花屏,影响急救效率;而在SA组网下,系统切换时延小于40ms,视频连续无感知。
高清/VR直播
5G将史无前例地提升网络上行速率,并因此将改变超高清视频媒体的生产和传送过程,激发新一波视频内容革命。比如一场球赛VR直播,通过多台摄像机全方位采集高清视频,并通过大宽带、低时延5G网络实时传送,让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沉浸式观赛。
但在NSA组网下,由于终端天线双连接会拉低上行峰值带宽,将使这波创新应用受限。
以一个20000平米大的球场为例,每台4K摄像机需50M带宽上传,若采用NSA组网,单小区峰值带宽小于200M,只能支持4台4K摄像机回传;而若采用SA组网,单小区峰值带宽大于480M,相当于可支持10台4K摄像机回传。
Cloud VR
VR是5G关键应用,但要达到极致体验要求端到端时延小于50ms(包括网络时延和设备处理时延),其中,网络端到端时延要求小于20ms。
在NSA组网下,NR基站+EPC,没有5G核心网和MEC支持,端到端时延大于30ms,无法支持VR游戏、VR建模设计等CG类业务,而SA组网下的网络端到端时延能小于15ms。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中的差动保护、精准负控场景,要求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的uRLLC切片,要求端到端通信时延小于15ms,并需保障SLA。
NSA不支持网络切片,也无法支持MEC,端到端时延大于30ms,因此无法支持智能电网业务,而SA组网下网络端到端时延能小于15ms。
远程控制
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无人矿山、港口等,为了避免安全风险和提升效率,会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能力,通过全景高清摄像头,将360度全景视频实时回传到远程控制端,对车辆、机械设备等进行实时、准确的远程控制。
在NSA组网下,由于上行带宽和网络时延能力不足,同样会限制这些应用场景部署。
智能制造
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5G NR、网络切片和MEC是三大关键驱动技术。
5G NR新无线将代替车间内的有线连接,使能工厂柔性化、自动化和操作维护AR化等;网络切片可端到端保障严苛的工业QoS需求,还能隔离工业领域不同的服务需求;MEC不仅可降低网络时延和负荷,还能在本地与工厂数据、ERP系统等无云集成,让数据存储和处理于本地,不必发送到云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但在NSA组网下,不支持网络切片和MEC分布式部署,端到端时延大于30ms,无法拓展智能制造等相关业务。
综上,5G时代要扩展行业应用,需要更大的上行带宽支撑视频回传,需要更低的时延支持及时远程控制,需要MEC支持用户数据不出局,需要切片网络保障网络质量和支持数据隔离,需要更低的小区切换时延确保视频中断无感知,而NSA组网在网络能力上支撑不足。
简单的讲,5G的发展目标就是“1+3”:1,就是一个可使能网络切片的5G核心网,并最终实现一张全云化的网络;3,就是eMBB、uRLLC和mMTC三大应用场景。5G时代,运营商将以“1+3”为发展主轴,从2C向2B市场扩展,最终使能万物互联和全行业数字化转型。
但NSA组网没有“1”,“3”大应用场景也不完整,它主要是依托于4G生态规模继续拓展eMBB业务,其网络能力不足以支撑全行业全场景5G应用。
目前华为巴龙5000芯片是当下唯一一款真正意义上的5G芯片,今年发布的5G产品除了华为,其他的都是采用的高通X50基带,而高通X50基带只支持MSA组网,也就意味着明年国内普及的5G网络基本与搭载高通X50基带的产品无缘了,而华为的基带却支持NSA和SA两种组网,可以说华为在基带上已经领先高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