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家用电器 > 正文
中国家电需要"战略务本"!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3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率]:3473
【导读】:     中国家电企业需要回归到公司战略的基本面上,来重新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最简单的就是最坚韧的,战略也不外乎如是 早在1995年,三星的李健熙就提出:三星的竞争...

    中国家电企业需要回归到公司战略的基本面上,来重新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最简单的就是最坚韧的,战略也不外乎如是
    早在1995年,三星的李健熙就提出:三星的竞争对手是中国家电企业。如果三星也定位于生产品质好又低廉的家电产品,那么三星做不过中国企业,因此三星必须走高端路线。他的判断是基于国际分工的考虑。于是,三星开始二次创业,重新定位。十年后的今天,其年营业额大约为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4,公司的市值约占韩国上市公司总值的60%。在核心技术上,它和索尼签定合作协议,共享除核心技术外的所有技术专利权。三星成了巨人。
    十年前被三星称为“最大竞争对手”的中国家电企业,却陷入相对过剩的危机---产品同质化导致库存大量出现,即便那些产品依然可以被称作“物美价廉”。在混乱中,“看不见”的手开始主导着中国家电业的整合。
    三年前,在谈及中国家电的战略突围,我曾用“命好”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家电企业。国际分工和制造中心的转移的必然趋势,似乎预示着在中国的家电企业中将诞生国际性大品牌。
    于是,不论是进行跨国收购的TCL,还是忙于“本土部队”收编的美的,都被寄予厚望。而近几天,媒体传出海尔将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制造商美泰克的消息,更是让许多人信感兴奋。 
    另一方面,刻下的数据表明:“亏损”成了家电行业并购行为的脚注---格林柯尔的亏损、美的的新“包袱”以及TTE未竟事功……许多人把目光聚焦在“它们赢不赢利”的问题上。
    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中国家电行业的脉络,但重点不在财务数据上的赢利情况,关键在于如今的生存者中,到底谁将成为王者?
    归零:思考基本面
    重新思考中国家电企业的战略,我倾向于用三个纬度:首先,看企业的努力方向是否和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相契合。
    家电属于日常消费品,家电产品的消费特征决定了这是一个规模性的行业。最后的市场格局必然是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集中到“寡头”手里,而如今的市场是无国界的。和国际大型家电制造商相较,中国家电企业还必须为规模而努力。因此,不论是家电品牌相互间的购并、还是家电行业与其他行业或者资本市场的结合,只要是为规模而努力的企业,我觉得它至少有第一个存活的理由。
    此时,回看海尔、TCL、美的等家电企业这几年的举动,我们可以先大致判断其方向是否正确。若是方向对了,那么再看它的手段在现下的环境中是否可行;方向错了,一切就不足为论。 
    其次,看它们在如何设计产业链。一家企业从追随者成长为领导者,关键之所在是它设计产业链的能力。它必须关心产业链的分布,要知道它的供应商在哪、它的渠道在哪、它的消费者在哪以及它的员工在哪。 
 

 

    设计产业链,并不意味着从原材料到终端渠道,全部要由一家企业自己“全部包办”,自我投资、自我建设。“一应俱全”还是在做产品,是产品中心式的思维。由于中国家电企业冒出之际,国内缺乏相匹配的供应商与渠道商,大多数家电企业的做法是:自建供应和培养渠道。这直接保证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家电行业的爆炸式增长。问题是3C融合的冲击紧接而至,以彩电为例,数字化、轻薄化和智能化已然成趋势。而构成新产品的各类零部件,成了中国彩电制造商的瓶颈。此战略之误在于忽略对供应商的管理。
    中国人的思维是比较急功近利的,不是一种战略性思维模式。所谓战略的思维模式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和企业自己要做什么,这要很清晰。我们中国人是忙着看结果的,而培养供应商的结果是很难立时就能看到的,但培养渠道,销量的上升经常能立竿见影。这反映到家电行业,我们会看到中国大多数家电企业把绝大多数经理放在渠道建设上。
    竞争上升到更高层次,不仅是终端的游戏,更关键是全球范围内整合供应商的能力。这方面,最近在两个行业里,我们已经暂时落败。一是钢铁;二是手机。因此,家电企业要明确其终端客户是上端的供应商,这是源头活水。
    跨越:方向在何处?
    最后,要看它们是否具备创新能力、速度能力和全球化能力。
    创新、速度和全球化,也许是这个商业时代中,引用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只不过如今看来中国企业对这三个词的理解,只停留在感觉上,未凝结到结果中。
    关于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一早就圈定为5个领域:新产品、新市场、新的企业组合、新替代原材料和新的商业模式。
    索尼在技术上是绝对领先,因此它在产品上不断创新;松下的理念则是整合市场,让没有能力享受电视的人有能力享受电视,在索尼认为无法销售电视的地方去培育电视消费能力,这是市场创新的范例。在企业组合上的创新,百事可乐值得称道。通过和肯德基的战略合作,借助后者的渠道,它得以壮大到与可口可乐抗衡;而杜邦和戴尔则在原材料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上,已臻化境。
    从这五个层面来看,对于中国家电企业而言,比较困难的是开拓新产品,因为我们的技术还有待提高;除此之外的四个方面,我们是有很大空间的。现实情况是:中国家电企业一直在追求创新,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管理变革上做了很大努力。这些的努力也有效,只不过这些行为只能保证“一时好”,不能保证这些企业“一直好”。
    这里的问题在于它们在追求的是创新的感觉,而没有回到创新的结果上。我们没有看到新产品诞生,也没诞生戴尔似的企业在商业模式独树一帜,更没有实现行业内外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器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x”,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