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和电驱动总成领域领军企业,精进电动成功把中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产品推向产业化和国际化,驱动电机系统产销量和出口量在国内均稳居行业首位,并确立了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创新引领 技术驱动市场发展
五年来,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总体上,这还是一个政策驱动的市场,它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开始显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电动汽车正从产业发展的导入期走向成长期,相应地,电动汽车发展动力已经到了由政策驱动向创新、政策双驱动的转型期。购车补贴的退坡,确切地说是政府的支持政策转向促进创新的方向。也就是在购车、补贴逐步递减的同时,政府应在研发环节加大支持力度,集中资源支持在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电控技术、轻量化、智能化等方面突破技术瓶颈。
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充分意识到技术驱动、创新引领的重要性。财政部适时调整财政补贴政策,结束普惠制,鼓励技术创新,支持优胜劣汰。补贴逐年退坡也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提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方案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进入推荐车型目录的企业和产品的门槛,使技术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能够获得财政补贴,相反的就得不到补贴,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优势企业做优做强。
此外,2012年3月,科技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力度,持续支持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建立“三纵三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科技部正在研究编制“‘十三五’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变革机遇,超前研发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
对于愿意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鲜力量,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通过“鲶鱼效应”激发整个产业的创新和创业热情。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提出了申请企业的基本条件、投资项目的基本要求和核准流程,目的是支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截至目前,已经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知豆、河南速达、浙江合众、陆地方舟、江淮大众十五家企业的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创业创新也是风起云涌。一大批充电桩运营企业应运而生,积极探索各种充电服务方式;一大批汽车共享(分时租赁)企业不断涌现,积极践行绿色、共享发展理念。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