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锤的人回来了,但是锤子走了。”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这样评论联想集团新一轮的人员变动。
5月16日联想集团宣布,即日起,中国区的PC业务和服务器业务将一分为二,成立相互独立的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集团(PCSD)和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
此外联想还宣布,两年前离职的刘军将回归并担任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领导中国平台及中国区PCSD业务;联想全球服务业务负责人陈旭东将因“个人和家庭”原因离职。
那句匿名评论里面,显然“被锤的人”就是指刘军,而“锤子”就是陈旭东。这已经是联想在24个月里第五次经历管理层重大人事调整了。
两年前的几乎同一时间,由杨元庆任命,陈旭东从刘军手里接过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职位。当时,杨元庆认为在刘军的领导下,联想错过了移动业务,并评价道:“你们拿榔头敲都敲不醒,太慢了,在错失机会。”这也是“锤子”这一比喻的由来。
两年前的几乎同一时间,杨元庆任命陈旭东接替刘军的职位。
然而这两年来,即使人事调整一轮接着一轮,联想的股价却执拗地往下坡走,因为刘军的继任者,也并没有讲出什么比刘军“主政”时期更为精彩的故事。在最新的2016年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联想实现营收121亿美元,同比下跌6%;更惨的是净利润,同比下跌67%,报告期内仅录得9800万美元。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最新报告也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排名中,惠普反超联想拿下第一,上一次惠普反超还是在2013年。PC业务一直是联想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也是支持联想拓展其他业务的后盾,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因为联想的PC业务多年来一直发展顺利,才导致其在移动业务上缺乏足够的进取心。但现在PC业务又被老对手反超,这无异于后院失火。
这一次,联想应该是真的被逼急了。可以说,如果财务状况继续恶化,它就有可能错失最后的翻盘点。联想到了关键时刻。这也是需要“老将”重新出马的时刻。
事实上,刘军在联想集团的核心管理层已几进几出。在中国大公司的管理层,这样戏剧性的升迁变化并不多见——联想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后,刘军一度从联想集团COO的位置上离职,直到2007年10月重回联想。2015年6月,联想官方宣布,刘军因无法扭转手机业务的下滑而离职,而今他又将重返。
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与联想的纠葛,但刘军始终有一重身份从未发生变化——他是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柳传志亲自培养且最为信任的几员大将之一。甚至,只要刘军身在联想,公司内外都会主动地把他视为杨元庆之下的“联想二号人物”。
虽然几进几出,但刘军始终是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柳传志亲自培养且最为信任的几员大将之一。 “这个时候,柳传志肯定还会让他亲自培养、对其能力也最信任的人上场。”一位资深行业观察者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关键时刻,所谓联想高层的意见,基本上都是柳传志本人的直接意见。”
如他所言,有媒体透露,刘军回归联想的传言去年年底就有了,传言还称,这是柳传志“钦点”的。
联想也并不是第一次经历所谓的“关键时刻”了。
2009年年初,联想在收购IBM的PC业务后因整合不利出现巨大亏损,原CEO阿梅里奥下台,柳传志重返联想出任董事长,杨元庆任CEO,被媒体称为联想“双核模式”的回归。公司甚至临时重金聘请了一家擅长危机公关的公关公司,接管了这段“关键时刻”的对外传播,并安排柳传志本人亲自应对媒体专访。
联想2009年的那一轮经营危机,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原CEO阿梅里奥这位“洋高管”对公司缺乏主人翁精神。 彼时,柳传志在与媒体的沟通中曾特意盛赞了刘军的能力。他甚至说,刘军在并购IBM后遗憾地离开联想的重要管理岗位,是其胸怀大义,为公司顺利整合、让“洋高管”能更好地融入联想所做的巨大牺牲。联想的这轮经营危机,很大程度上都被归结于“洋高管”对公司缺乏主人翁精神,而刘军正是联想自己培养出的拥有主人翁精神的管理者代表。这位1993年大学刚毕业就进入联想的“老人”,用现在的企业管理词汇来描述,也可以算是联想的第一代“管培生”。
在任何一家大公司,“管培生”似乎都是拥有极为特殊的权力和地位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是最容易被创始人依赖的一批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刘军此番已经是“三度履任”,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
除了刘军的回归,联想还宣布之前负责整个中国区业务的童夫尧将担任DCG中国区总裁,并在全球层面负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业务。
这一次联想人事变动的范围只针对中国区的PC和服务器业务,这是因为两个月前,联想移动业务集团(MBG)已经翻天覆地过一次——在一个月内连续从公司外部引入4位高管,这群“空降势力”分别来自三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TCL。
再往前的一次高层人事变动,是微软原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在微软任职18年的芮勇,取代贺志强担任联想CTO,领导整个公司的研发与技术团队。这也是一次非常具有实质意义的调整,对于一家技术大公司而言,甚至意味着“上一个时代”的终结。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者,芮勇的担子注定会非常沉重,因为人们都在旁观,这位来自微软的技术大牛是否真能帮助联想在未来几场技术研发的关键性战役——比如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中弥补此前浪费掉的太多时间,及时赶上其他的竞争者。
当然,频繁的人事震荡,对团队信心的损伤也是巨大的。
“联想今年挖来了不少高层,然后为了养活他们,就把我们给裁了。”一位近期刚刚被裁员、即将离职的联想基层员工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他眼里,频繁的人事调整意味着管理层也不知道该如何挽回不利局面,“以至于周围的同行都觉得我司要垮了。”
过去这两年,除了高层反复换血,联想的裁员计划也在持续推进。2015年8月份,联想宣布在全球裁员3200人,去年9月联想再次裁员2%,其中,被收购的摩托罗拉为裁员重灾区。据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联想员工透露,公开宣布的裁员计划是这么多,而“不定时不定人的裁员”其实一直断断续续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