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AI人才建议:找老司机、回到中国
实际上,创新工场之所以让李开复拥有这样的底气,正是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投资布局。而且他们正在通过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去复制李开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和谷歌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首先是借助老司机的传帮带。李开复召唤了不少在谷歌、微软工作的资深工程师,再让这些拥有十年工作经验的人带10个、20个刚毕业的理工科顶尖人才,然后在6个月左右的集中学习、应用和开发中,成长为人工智能方面的工程师。
其次是召唤更多在美工作的华人回归中国。李开复表示中国人都想回到中国工作,只是过去来看,学习和就业的机会方面,美国都享有优势。但现在人工智能趋势来临,类似在大系统、大数据方面的需求,人工智能正在把一批又一批谷歌、微软、亚马逊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吸引回国。
此外,还包括一些学界出来的科学家人才。李开复认为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的成立,核心目的之一也是希望通过科学家和商业人才的对接,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给创投建议:2B和2C都有机会 2B更容易
当然,谈及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李开复还发表了他对商业模式的看法。
目前,市面上主要存在to B和to C两种最主要的模式,李开复认为都合适,但现阶段来看,to B会更容易一些。
因为现在企业希望看到人工智能快速创造价值,而人工智能在to B方向更容易快速产生实际效益,比如银行保险、券商投资、二级市场等,这是过去企业和软件行业都没有看到的现象。
所以这位创新工场创始人判断,当足够多的企业尝到甜头后,会形成一个“买买买”的浪潮,带动更多企业级应用的实际购买。即便此前国内的企业级软件并不发达,但人工智能可以快速证明自我价值,并且让to B市场可以快速成长。
其次是to C市场,可能会相对困难一些,因为人工智能本身并不是一个应用。
“虽然BAT已经在面向to C的领域里应用了诸多人工智能的技术,但这也是在他们拥有大量用户、大量用户数据和用户变现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初创企业没有自产流量,那大数据就无从谈起,所以对to C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来说,起步并不容易。”
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to C就毫无机会可言。李开复以国内初创公司“用钱宝”举例,在抓住一个重点垂直领域把流量做起来后,现在这家初创公司的每月平均放款可以达到150万笔,已经超过了任何一家传统银行。
不过,李开复最后也提醒称,to C和to B的比较,会让更多VC和创业者只看到前景而忽视了现状——to B的人工智能企业虽然机会更多更大,但也需要之前有更长的时间去孕育等待,而不是马上就能指数式爆发成长,一定要富有耐心去陪伴投资项目成长。
![](../../../uploadfile/day_170518/201705180227038442.jpg)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