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发展如何?听听大佬们怎么说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0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率]:4637
【导读】: 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九段李世石的这场人机大战背后,是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变革。从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元年,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爆发之年,直至2016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元年。作为引爆第四次...
研究成果还在“睡觉”
“怎样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实用技术,再把实用技术真正变成产品?”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向曲道奎提出的疑问。
在曲道奎看来,企业和市场对机器人源头的创新成果有十分迫切的需求,而目前的需求端和供应端似乎还是一个“不平衡”的跷跷板,中国每年有大量的专利放在专利池里,同时有大量的成果在大学、在研究所里面睡觉。因而,目前存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形成产业、市场扩展几个方面脱节的现象。
曲道奎认为,中国要形成一套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具体而言,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跟市场应用结合,清楚创新的真谛,提供具备创新的条件。
谈到在研发源头摸索,曲道奎将自身和以色列的合作举例,称以色列研发和创新的成果转化率非常高,从源头上清楚市场需要和行业前沿。另一方面,当有好的成果出现,当成果完成“蜕变”转化为产品,投入到企业的过程中,也需要系统环境的支撑,包括VC、PE、基金、中介机构的牵线搭桥。
此外,曲道奎认为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也面临着成果的法律保护问题,防止让突入时间长、耗费精力多的成果直接被复制。
感知技术推动变革
“在其他一些领域,别人先跑了30圈,你赶不上,但是目前很多东西在新的时代清零,机器人产业新的比赛已经拉开大幕。”曲道奎告诉本报记者。
怎样把机器人从“笼子”里放出来,能够和人更加默契地合作,这也是曲道奎津津乐道的话题。
按照曲道奎的理解,机器人开辟了新的时代,过去的传统机器人可以为自动化装备概念,只不过比传统装备高端一些,在相同的环境下可以长时间提高效益、扩大规模;对于今天的机器人来讲,非环境适应能力则至关重要。
而在这种新的变化下,曲道奎认为机器人需要在决策、作业和交互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否则还是跨入不了机器人设备的范畴。
曲道奎称,现在面临的挑战早已不是原有模式的改进和提升,已经上升到了变革层面,即对于传统模式的颠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曲道奎表示没有感知系统的机器人还是一种设备,只能诠释机器人的前两个字,未来的机器人时代将渗透到视觉、嗅觉、感觉等方面,更加注重在非结构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怎样获取传感器的数据形成完整的系统,这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
如果你对资讯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前往反馈平台给我们留言。
【我要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