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产品动态 > 正文
20W以上COB需求量明显增大,国内外大厂“争相夺食”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1日 [来源]: [点击率]:2805
【导读】: 近两年COB市场需求正在快速成长,特别是在高端商业照明领域,渗透率越来越高。另外在户外照明市场,COB应用比率亦逐步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涉足COB市场。国际厂商中,除了早期一直深耕COB市场的...

  近两年COB市场需求正在快速成长,特别是在高端商业照明领域,渗透率越来越高。另外在户外照明市场,COB应用比率亦逐步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涉足COB市场。

  国际厂商中,除了早期一直深耕COB市场的西铁城、夏普、普瑞、Luminus以外,CREE、Lumileds和Nichia等大厂也相继加入。

  再看中国厂商中,涉足COB的更是不在少数,包括鸿利智汇、中昊光电、立洋股份、晶科电子、中科芯源、同一方光电等。

  国产性能与国际厂商相媲美

  随着COB市场进入者越来越多,市场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整体来看,目前依然为国际厂商在主导中国COB市场。

  “事实上,在基本性能上国内部分厂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只是在出口或一些具体项目上,品牌影响力可能还是国际品牌占一些优势,但优势会越来越小!”鸿利智汇副总经理王高阳告诉高工LED。

  国产COB的稳定性,专业性已经逐步赶超国际大厂,替代率也在逐年上升。

  同一方光副总经理电刘霖认为,在专利、解决方案等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国内企业需要正视与国际大厂的差距,继续提升自身基本功。

  高工产研LED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COB在国内封装产品的总体份额已超过7%,被广泛用于路灯、直下式背光、射灯和其他高亮度应用设备的高功率LED,其需求量将从2014年的185亿颗增至2017年的270亿颗,年复合成长率将达13%。

  3年前国内的COB应用确实都是以国外品牌、进口为主,但近两年随着COB相关材料、技术工艺的逐步成熟,国内专注COB产品的企业已具备和国外COB产品不相上下的水平。

  中昊光电总经理王孟源透露,“目前国内市场上流通型高光效COB,大部分的份额都是性价比较高的国产COB产品,只不过在欧美地区由于品牌和客户指定的因素,国外品牌COB的使用占比依然较高。”

  晶科电子副总裁宋东也认为,“随着COB 技术工艺的逐渐成熟,在激烈的市场倒逼下,国内部分厂商COB封装器件在性能上已经能与外企媲美。”

  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众所周知,近几年COB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现象,从最初主要应用于商业照明,逐步扩展到户外照明及车灯等领域。GGII预计,COB应用市场需求将会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王高阳表示,COB目前基本已到成熟期了,但目前光的品质要求更高了,还有很长时间的成长期。

  现在每一家企业的产品定位已基本清晰,大家对COB的追求回归到光本身,对光品质的追求,对环境的突显、细化、美化、空间质感化等。

  刘霖认为,首先价格在逐步降低;其次产品参数也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光效越来越高;此外就是专业化,细分市场的定位越来越清晰,每个厂商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度越来越高。

  时下,商业照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低端流通和高端市场正在两极分化,由于材料和技术升级,高功率密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据王孟源介绍,“COB是满足这类市场的主要形态,因为COB封装本身具备的热阻更小、光密度高、集成面光源出光均匀、安装使用更方便等优势。另外,COB在小型化、高功率密度或超大功率灯具的应用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信在经过几年的价格拼杀后,COB价格会逐步走向稳定并接近触底。与此同时,具有高利润空间的倒装COB、AC COB等基于COB的新型封装技术涌现并在市场掀起热潮。

  在宋东看来,COB发展至今,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技术革新,由普通电流密度的COB向HD COB演进;低光效COB向高光效、超高光效的COB演进;单色温COB向色温可调COB演进;DC驱动COB向AC驱动COB演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