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从用机器到造机器:顺德机器人产业的“链式跃变”
[发布时间]:2016年7月4日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率]:2918
【导读】: 在“机器换人”的新产业浪潮下,顺德的机器人企业已不甘沦为跟随者,无论是美的、顺威、伊之密等传统制造的代表,还是伊雪松、嘉腾专攻细分领域的生力军,都争相开启从用机器到造机器产业的链式跃变。  伊雪松...

  3.从“市场换技术”到“资本换技术”
  对于大多数行业人士而言,顺德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优势莫过于其庞大的市场。
  “目前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超过50家,行业规模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加上服务机器人,未来行业规模保持100%的增长完全可以预期。”顺德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段显春介绍。
  与此同时,世界机器人排名前五的行业巨头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纷纷进入顺德:德国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已在佛山新城中欧中心建设机器人应用工程中心,并带动6家以上配套的机器人集成企业一同落户;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与瑞士ABB、意大利柯马(COMAU)公司已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研发和渠道建设等深度合作;隆深机器人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合作建设白色家电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中心和川崎机器人华南区培训中心。
  “顺德本身良好的产业链配套、庞大的应用市场,吸引了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要素加速聚集。”陈日腾坦言,顺德乃至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与国内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的路径颇有相似之处。
  然而,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担心,目前整个机器人产业链条中,附加值较高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和中游本体制造环节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而中国企业更多盘踞在下游的系统集成领域,充当着为机器人四大家族等国外品牌配套应用的角色,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作嫁衣。“随着国外机器人技术的提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系统集成商的发展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陈日腾说。
  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霍锦添则认为,国外机器人的发展更多依托于汽车等大型制造行业,原来对金属加工、家电制造等一般工业领域是忽略的,导致了很多卖出的产品都是标配,未必适应中国复杂的生产场景,而国产机器人企业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在国内,民用一般工业领域的市场将会是大型汽车制造业工业的20倍。”霍锦添说,目前国外巨头也越来越重视中国一般工业的市场,而国产机器人则凭借价格优势,还大有空间可为。
  从与日本安川电机成立机器人合资公司,到入股安徽埃夫特机器人,再到要约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通过与这些国内外机器人巨头携手,将帮助美的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不过,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早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露出较为谨慎的态度。“现在我们是用战略投资的方法,与库卡、安川、埃夫特机器人合作,这些都是可以预期的回报,而且作为投资、收益也不错。机器人产业空间非常大,行业泡沫也很大,我们也在控制风险,不断努力在探索中。”
  “美的等大企业利用资本的力量大举切入机器人产业,可以加快国产机器人技术、核心部件研发等方面的提升。”徐昕表示。
  顺德区经济与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通过成立机器人协会和机器人应用培训中心,发挥中欧中心广东智能制造示范中心的机器人展示及应用推广作用,扶持顺德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扶持机器人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集“研发—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高端展会”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

  数说顺德机器人竞争力
  “机器代人” 2015年7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机器人应用,顺德企业全年购置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工作站、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超过1500台套,投入超过7亿元。
  产业链目前,全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超过50家,行业规模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已涌现出两家超亿元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成为华南地区机器人集成系统解决方案集聚地,带动起机器人研发、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展会和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集群的发展。
  市场未来5年顺德机器人市场将保持每年30%的递增,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整体应用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未来3年内顺德传统产业工业自动化技术改造投资的市场空间超过500亿元。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