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 200亿美元,电工电器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310亿美元,排在全国机械11个大行业第一位。其中出口总额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国机械行业出口总额的32.8%,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电工电器行业每月的出口额都保持在12亿美元以上;进口总额达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占全国机械行业进口总额的23.7%,进出口贸易逆差额2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电工电器行业经济增长的动力。
电工电器行业出口的主要产品以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线电缆及1 000伏以下低压电器、控制装置为主。截止到2002年12月底这些产品的出口总金额达到70亿美元,占到电工行业出口总额5成以上。电工产品出口省市由原来的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开放地区,逐步向内地和西部渗透。电工产品进口的主要国家已从发达国家不断向一些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扩展、延伸。其中进出口量增幅较快的企业主要以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
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
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进入WTO一年多以来,中国对世界开放市场,也赢得世界对中国敞开大门,国际贸易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国家继续实施鼓励出口的政策,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贸易伙伴对我国许多优势产品配额限制的逐步放宽,使我国电工电器行业质优价廉的产品逐步进入跨国公司的采购体系。 cnelcPage]
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国家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易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政策。
外商直接投资热情高涨。改革开放13年以来,我国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宽松的投资市场,巨大的投资潜力,为更好地吸引外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外国投资者信心倍增,陆续将制造业的生产基地从美国、日本、欧盟转移到中国。 民营经济的崛起,成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成分之一。给民营企业授予进出口的经营权,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了民营企业的生产力,释放出其中巨大的潜能。浙江温州地区民营企业的出口在短短两年中以30%的高速度增长,其中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外贸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量的1/4,产品销往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印有“中国制造”的电工产品以物美价廉的良好形象惠及全球消费者,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增长10%
根据十六大确定的总目标和实施的总方针及去年我国电工电器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分析,预计2003年我国电工电器行业将会继续呈现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增幅均可达到10%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预计增幅10.8%;产品销售收入预计增幅10.1%;工业增加值预计增幅9%;实现利润预计增幅10%。
2003年我国电工电器行业利好的条件是:一、党的十六大以后,政府扩大内需,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国债投资规模不变,而且这些政策预计将会加速释放,这些给电工电器行业继续带来发展机遇。二、适逢国家“十五”电力发展计划实施期,发电及输变电企业2002年底订货量大幅上升,主要发电设备企业,如哈电集团、北重、武锅、哈锅、上汽、东汽等订货量都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输变电和电机主要企业订货量同比也增长20%以上。三、2002年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电机、电器、开关、电工器材等行业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为电工电器行业发展增强了活力。四、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进一步调动电工电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创业精神,促进改革开放和电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确保我国电工电器行业工业经济运行健康发展,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推进企业改制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在我国入世后,国内市场趋于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要提高企业竞争力,首先必须加快企业改制的步伐。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南方的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观念更新快,企业改制动手早,改制又比较成功,因而给企业增强了活力。针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资金、设备、技术分散,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的问题,要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必须打破现有的格局,利用企业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发挥各自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分工协作、提高运营效率,走出有行业特色的联合或兼并的道路。真正建立起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具有产业互动优势的产业多元化集团,合理制定发展战略,造就未来的产业和技术优势,从而提高竞争力。尤其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到是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地位和基本措施的高度重新认识。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激发和推进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