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好处已经不用多说,尤其是是当下时代,人们对于其抱有这非常美好的憧憬,因为智能制造所描述的众多的场景比如无人工厂、机器换人等等都符合着目前行业已经饱和,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的点的需求。这一切,都可以看到人们对于智能制造的赞美与歌颂,但是却似乎开始遗忘了作为智能制造的先行即使--自动化技术的命运。
在工业制造领域,通过工业软件以达到对于整个生产流程的更高效的管理与更自动化的生产也是一家企业是否具有向工业4.0等更高级的方向发展的基础,因此,自动化技术相比而言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事实上,无论是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ERP、MES等典型的自动化生产技术都是企业向工业4.0发展的基石。
自动化还是工业4.0,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路径
工业4.0对于整个制造业的改造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大的意义是其可以改变现有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从之前的B2C模式变为C2B这种需求导向性商业模式对于整个产业带来的意义更大。
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需不需要工业4.0完全是有行业的属性来看,因为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怎么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更好的发展下去才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从这个逻辑出发,可以说有很多企业看起来并不是很需要工业4.0.
比如说化肥厂或者水泥厂这类并不是直接针对消费级应用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产品对于个性化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需要在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上不断提升,达到企业生存的目标就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所以这类企业对于技术的要求或许只需要达到充分的自动化便可。
自动化技术去的趋势:与其他新兴技术相融合
红海在任何单一的行业里都很容易成为现实,即使再独特的技术,必然将引入更多的投资者,资金趋向于获利-本性使然,如何突破过去的红海而迈入蓝海,那么,反倒简单了,在跨界的地方,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在传统的汽车发动机领域,我们去寻求突破几乎是很难的了,但是,电动汽车突破了传统汽车在发动机材料、设计、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壁垒,无人驾驶技术也使得汽车正在迈向新的蓝海,这些都是跨界融合的结果。
基于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延伸我们的竞争力,将原来提供设备,延伸到设备服务,并且通过反馈的数据来优化我们的生产与制造,这样就使得传统机械制造业、自动化设备行业可以获得新的盈利空间,并更好的吸引和把握客户。
新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成本的节省,更重要的也是对新的盈利模式的催生。
自动化本身已经是红海,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物联网技术使得自动化与之融合后为传统的制造业、流程工业等赋予了新的能力,这些能力带来了产业的升级、优化的空间,也赋予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和更高品质的生活。这也是众多众多自动化企业的发展趋势。
以台达为例,台达公司作为一家资深的自动化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在IoT时代也将其自身的定位突破了传统自动化的限制,也在积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通讯技术以及无线传感等技术以实现对制造业技术的再度升级,公司已经基于成熟的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尝试了众多智能制造方面的产品。
跨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融合
第一,智能制造对于集成的需求使得自动化必须与更多原来边界的科技如MES、仿真软件等在融合;
第二,产业的融合使得其它技术向自动化扩张,如IoT、AI、3D打印、触摸屏,Web技术等;
第三,人工降低的需求使得自动化从工业向农业、医院、智能楼宇等多个方向延伸。
正在入侵自动化领域的跨界者
1. 机器人显然已经被纳入了自动化行业
就技术而言,在PLCopen的Part4里实现了协同运动控制,将原有的CNC、机器人与定位同步控制纳入统一软件架构,这使得机器人能够与传统机器融合在一起构成产线,尽管如此,原有的机器人与工艺设备集成仍然会有难度,2015年开始,Comau与B&R合作的openRobotics突破原有的产线集成,将机器人作为一个对象由其平台的mapp来实现软件集成,这里,机器人将被视为一个执行单元,与工艺设备的同步、定位控制、逻辑、安全动作进行集成。
2. 开放的软件集成变得简单
传统来说,MES是属于IT的吗?MES在智能制造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然而,在过去不成功的MES实施中,自动化的缺位是一个问题,由于MES对自动化的不了解,对数据的获取的困难,以及硬件互联的问题导致了MES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当基于更为开放的互联如OPCUA接口、以及自动化采集软件对数据的统一标准,MES与自动化紧密结合,在这个时候,对于智能制造的应用而言,MES是属于IT技术吗?
软件-来自IT世界何至于MES,包括HTML5、WebServer、Andriod操作系统、ROS机器人操作系统通过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