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年12月9日
[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点击率]:1060
“机器换人”成为热词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效率更高、质量更稳定、生产更安全、成本更低等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如何让“机器换人”成为双赢的动力。这里的“双赢”既包括企业主,也包括员工。
其一,“机器换人”听起来很时髦,但对各类企业家来说,却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以我县传统产业针织业为例,原来普通机器一台只要几千元,由于找不到工人,不得已采用售价要上万元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器。从风险的角度来说,员工工资是以月为单位的分期付款,置换新机器则是一次性巨额投入,前者的风险要小很多。这也意味着企业“机器换人”会比较谨慎。
其二,不少企业立足长远,提前将现有岗位升级,利用“机器换人”推行无人或少人的自动化生产线,客观地说,工人调岗甚至调岗不成导致的短期失业都是存在的。位于新合乡的“茂丰工艺品”原先的老、旧机械有60台左右,员工人数达到120余人,在引进30台新设备后,员工已下降到20人不到。这被换掉的100人去了哪里?对其它行业来说,短期失业之痛同样是非常具体和丰富的。
“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如何让人成为赢家,关键在于怎么换。不可否认,“机器换人”实现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的转变,带来的是用工结构调整,对普通工人的需求相对减少,但是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加大。换言之,新技术带来的新的生产力和新的需求,会催发更多新的岗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劳动力。因此,企业选择换掉什么人、留下什么人同样关键。在这基础上,企业还需及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做到机器换人与员工技能提升同步化。
另一方面,从成本的角度来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例子也是有的。部分企业操之过急,在短时间内购置了大量先进设备,投入难以成效,反而陷入了资金周转不灵的死胡同。因此,“机器换人”,听起来简单,但并非一换了之。这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需遵循因企制宜的原则,什么时候换、换什么都需量体裁衣。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