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2日
[来源]:
[点击率]:2119
“十三五”时期是医疗器械行业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在近几年的行业发展很迅速是目前最受瞩目、发展空间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毫无疑问,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一个鼎盛时期。但这大热的背后都有谁在“操控”着呢?

首先,一系列利好政策频频发布。高端医疗器械被明确列入了“十三五”规划;医疗器械行业的母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完成了修订,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还从优化审评审批、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等角度进行了一系列具体制度设计,为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基础;国家推进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应用,引导优先采购国产设备,加速实现更多的进口替代产品,加速实现更多的进口替代;《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和产业化水平。
其次,市场需求的扩张。纵观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市场销售规模从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11.84倍,发展迅速。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2,556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8%。在此之后,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计继续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势头,到2019年达到6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 19%。在这巨大的消费市场下,我国医疗器械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千亿市场规模有待开发。
再次,国产品牌领跑市场趋势渐显。虽然美国、欧盟、日本等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也逐渐成为“后起之秀”。以乐普医疗、新华医疗、鱼跃医疗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正在迅速发展。这从近两年的投资并购上,就可见一斑。
据统计,2013年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披露的投资并购案例为19起。但2014年,被披露的投资并购案例达到了30起以上,涉及临床检测、制药设备、影像、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且多数为内资高比例控股。
医疗器械在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国产医疗器械也将在未来十年逐步替代进口,除了尖端技术的产品需要进口以外,市场的主流将逐步实现国产化,进口医疗器械的增速将从放缓到逆增长。国家将加大在医疗器械研发和出口方面的支持力度,医疗器械行业的中国制造将逐步在世界上成为主角,进程虽难预测,但趋势不可逆转。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