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4.0”的到来,工业智能化成了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机器人如今也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饭店里有送餐机器人,家里有扫地机器人。对于消耗劳动力最多的物流行业来说,尤其需要搬运货物的机器人。据了解,成都高新四威产业园一大型企业研发出了智能机器人可行动自如的搬运货物,并且即将大规模生产。
近日,从成都高新四威产业园传出消息,该园区一大型高科企业成功研发智能机器人,并正式投入规模生产。在生产现场,科研人员演示了智能机器人搬运货物,无论推车还是搬运,机器人都得心应手。科研人员说,这类智能机器人,每个可以搬运1.5吨左右的货物,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智能机器人运用到物流产业,其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由机器人替代,安全性会大大提高。
“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逐渐在引进智能机器人。”现场一位负责人说,智能机器人将全面运用到物流产业,让机器人参与劳动生产,是未来的方向。
智能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于物流领域,意味着中国物流装备领域将进入由智能机器人搬运货物的新时代。四川省机械工业协会会长吴大敏指出:“机器人一旦大量运用到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环节,进入现代物流产业,将彻底改变劳动生产方式,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让更多的人参与物流环节前端和后序服务,真正能够做到准时、高效,完全体现出现代物流业的服务水平。”
目前,成都的工业机器人约有500-600个,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亿元。随着产业发展和人工成本的攀升,机器人的市场快速增长,四川一家公司今年就新增订单5亿元左右,但也有不少机器人还面临着商业化的困境。但毋庸置疑的是,机器人这块“蛋糕”在成都已经越做越大。
成都开造机器人生产线
一个工业机器人的价格是多少?据许瑞麟介绍,以常用的6关节工业机器人为例,抓举6公斤的工业机器人采购价10万左右,而该公司采用的多是能抓举200公斤的机器人,采购价格30-50万元。
“我们要教会机器人如何工作。”许瑞麟强调说,以这个价格采购回来的机器人,严格说还不是“人”,而是不会做任何事情的机器。他们根据汽车厂家的要求和生产线的需要进行设计、研发、集成为能够焊接或者打孔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是单独提供给厂家,而是作为生产线的一个部分。虽然上亿元的机器人生产线或车间看起来比较贵,但是机器人的工作量大于人工,算下来之后机器人的成本是划算的。
“一台机器人的效率可超过6个工人,而且能保证准确无误。”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焊接工序三班倒按6个人计算,每个人年薪5万元,6人每年的总支出就接近30万元。如果在这个工序上使用机器人,只需要一台就行了。
据了解,现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均价30多万元,价格呈下行趋势,假设2013年均价25万元,中国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接近380亿元,算上系统的话,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140亿元(按照系统规模是本体3倍测算)。
600机器人服务成都工厂
昨日在汽车工厂的一个整车生产车间看到,封闭的生产线不见一个人影,数十名“车间工人”均是清一色的机器人,流水线作业,每隔1-2分钟工业机器人们就焊接、组装好一个完整的汽车车身……这样的场景已经在成都多家汽车工厂成为现实,而且成都造的机器人生产线已经销往武汉、重庆等全国各地的汽车工厂。
“成都市场是近年才逐渐新兴,工业机器人约有500-600个,主要在汽车行业,诸如一汽大众、沃尔沃等。”四川某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瑞麟表示,机器人可以代替焊接、涂胶、搬运、装配等很多人的工作,并且工业机器人的精准率更高,而且不知疲倦。
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介绍,目前国内对机器人需求最多的为焊接机器人,其次为搬运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占了机器人需求的33%,电子、电气占31%,其次为橡胶塑料、金属加工等行业。
随着产业发展和人工成本的攀升,机器人的市场快速增长。“我们已经不做人工生产线的生意了。”许瑞麟透露,今年该公司新增订单5亿元左右,一条轿车车身装焊生产线或者车间的价格就是上亿元。而且,他们锁定的市场不仅仅是成都,而是全国,前不久他们刚给外地的某知名汽车厂家“定制”了一个配备67个机器人的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