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井街道南环路丽晶酒店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小工业区里,有一家名为深圳山滴创新科技公司的小企业。这家企业虽小,却拥有中国最高端的3D打印技术。该企业董事长曹勇凭借三次成功转型,紧紧抓住技术核心。“3D传感、人工智能领域很快就会成为中美竞赛的主赛场,我们将全力拼搏,让中国企业在与微软、英特尔的竞争中赢得胜利。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曹勇坚定地说。
看准契机转型 掌握核心科技
1989年春,年仅16岁的曹勇怀着梦想来到沙井。他打过临工,睡过大街,当过搬运工、流水生产线员工,历经磨难。1998年,国内IT产业开始起步,他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倾其所有购买了两台设备模具,生产电脑、电视的连接器,销售给华强北的小商户。2006年冬,曹勇明显地感觉到华强北IT企业业绩下滑,于是他立即开展企业转型。经过两年的艰难转型,公司已能够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泰科、安费诺等生产连接器的公司对接。
2012年,欧美IT消费类市场疲软,曹勇迅速更改企业定位,留下少量优质的欧美客户,把主要目光对准国内的中兴、长虹等知名企业。经过一年多的转型,他已与创维子公司创维群星达成全面合作关系,为其生产安防监控连接器。经过两次转型,曹勇把最初的300多个客户,缩减到现在的四五十个客户,但公司的销售额一直稳定在千万元以上。
第三次转型 瞄准3D打印高地
走进深圳山滴创新科技公司,一股3D打印之风迎面扑来。公司内到处都是3D打印的产品:机器模型、人体器官、无人机、玩具、房子等应有尽有。
3D打印为什么这么火?曹勇告诉记者,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为例,其主风挡窗框在2009年前只有欧洲一家公司能做,每件模具价格高达200万美元,制作周期为2年。如果利用3D打印技术,科学人员55天就可以做好,零件成本不及模具的1/10。美国、日本等高科技国家高度重视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这也吸引了曹勇的目光。
意识到世界最火的将是3D打印后,曹勇自2013年起迅速开始企业的第三次转型。他与中科院建立战略合作,掌握了目前国内最尖端的3D打印技术。目前,他已购置两台大型激光固化快速成型机,同时开始面向社会销售价格仅1万多元的小型3D打印机。他表示,他的研发团队已掌握国内3D打印最高端的技术,并且有一项提高3D打印水平的专利正处于保密研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