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化生产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自动无人制造的基础与桥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的很明确,就是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把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技术进步是迈向制造强国的必要条件,而生产自动化是技术进步的表现。
微电机行业普遍看好自动化生产的前景,威海东兴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景海在接受《微电机世界网》采访时就提出:“国内电机自动化的发展空间很大,我很看好电机自动化的前景,尤其是现在90后的劳动力都不愿意从事过去的流水线劳作,生产自动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虽然电机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被看好,但是现在中国电机制造的自动化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东莞大忠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平表示:“目前国内电机自动化主要应用于高新产业,普通企业引进电机自动化生产的比率还很低,普及自动化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这种大环境下,部分微电机企业开始打造所谓的“自动化装备制造行业领先品牌”,意欲借自动化的嘘头一举成名。那么,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微电机行业是否已经具备了自动化生产的条件,全面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判断电机自动化生产的条件是否成熟,首先要先了解中国的微电机行业的情况。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德国和日本,中国的微电机产业确实存在起步晚、技术落后的问题。东莞盈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王里树认为:“目前国产电机还处在中低端的水平,电机的生产没有实现自动化主要是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价格太高,需要厂商加大研发力度来降低自动化生产的成本。”
技术落后和价格过高是实现电机自动化生产的两大阻碍,连看好电机自动化生产前景的曹景海也承认目前国内电机产业自动化生产的条件还不充足。“电机自动化生产最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成本与性价比之间的关系,现在价格太高,而且电机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寿命不够长,使用3至5年后,企业可能又要花费大量的维修费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曹景海在采访的后半段如此说道。
电机生产自动化生产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产业发展还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亟待突破。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价格过高,全面实现微电机自动化生产在目前看来只是纸上谈兵,想要一蹴而就显然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