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电子,可谓忙并快乐着。
与多个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投资建设的信息安全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一期已经竣工并将投入使用;倾力打造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平台“中国信息谷”正蓄势待发……这一切,均源于中国电子的三大系统工程。
“说起中国电子,很多人并没有一个具象的概念,不像一提到苹果、三星大家就知道这企业是做什么的。我们打造三大工程,就是希望形成属于中国电子的品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芮晓武告诉笔者。
三年前,中国电子前瞻性地决定建设“新型显示、信息安全、信息服务”三大系统工程。这三大工程与民生、社会责任紧密相关,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梦相契合。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多重压力下,中国电子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其前瞻性的战略不无关系。那么,中国电子这家全竞争领域的大型央企,为什么在国内电子行业“缺芯”、“少屏”、“无脑”、“低免疫力”的环境下重拳出击建设三大系统工程?目前,三大系统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又如何?
从使命到战略
2011年5月17日,芮晓武履新中国电子董事长、党组书记。赴任不久,芮晓武就与集团高管层对中国电子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芮晓武看来,尽管中国电子2010年取得1608亿元的销售收入,规模已经十分可观,但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中国电子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在行业最关键的领域还没有站稳脚跟,业务结构较散,产业基础较弱。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央企肩负着两个使命:一是发展经济的使命,即给国家创造经济价值。另一个则是承担社会责任。这种责任,既包括配合国家战略,又包括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芮晓武告诉《国企》记者,“因此,我们在制定战略时,要站在国家、社会和行业需要的角度,将所有的责任因素都考虑进去,希望实现提高效益和履行责任的双赢。”
经过审慎研究分析,中国电子决定集中力量打“三大战役”,一号工程解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的问题,二号工程为我国信息安全构筑新的长城,三号工程打造我国信息服务业核心基地。三大工程要取得战略意义上的重大突破,以此带动全集团其他产业板块的转型升级,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提升中国电子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提升对国家的贡献力。
至此,“新型显示、信息安全、信息服务”三大系统工程建设拉开帷幕。
新型显示:投身“苦差事”
2013年12月19日,六朝古都南京,一场意义非凡的供应商大会吸引了业界的眼球。大会现场云集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近百家厂商,争抢高世代液晶面板商机。这就是中国电子G108项目,也是中国电子新型显示系统工程的重点项目。
液晶显示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中国却在液晶显示面板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严重制约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据了解,中国每年液晶面板进口额高达400亿美元以上。
“投身新型显示产业是个‘苦差事’,产业投资大、利润率低、市场竞争激烈。”芮晓武表示,中国电子之所以将平板显示产业列为一号系统工程重点发展,就是为了改变我国电视用液晶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掌握大尺寸液晶面板核心制造技术,切实解决国家“少屏”之痛。同时,通过市场竞争,降低产品价格,让中国的老百姓最终得到实惠。中国电子也希望借此进入电子行业主战场,争做行业排头兵,掌握行业话语权。
2009年8月31日,中国电子与南京市人民政府、日本夏普株式会社共同签署了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合作协议,合力打造全球一流的液晶显示产业基地—南京“液晶谷”。
作为一号工程的开篇之作,中国电子投资138亿元人民币,仅用17个月,建设完成了6代线项目。
如果将6代线项目比作“液晶谷”的“奠基石”,那么,在此基础上投入建设的G108项目则是一号系统工程的璀璨“明珠”。据记者了解,继6代线之后,在过去一年,中国电子加大调整产业结构,马不停蹄地启动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高分辨率IGZO 8.5代液晶显示项目。该项目2015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后,中国电子将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IGZO(金属氧化物)技术并能生产小屏液晶面板的企业。
“一号工程是基础,支撑企业的发展规模,投资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子投入最大、投入企业最多的项目。”芮晓武说。
据芮晓武介绍,与大多数近年来投资液晶显示产业的国内企业相比,中国电子拥有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竞争优势。从产业链布局来看,液晶面板是核心环节,上游拥有器件、集成电路、芯片、玻璃基板材料等,下游可以实现显示器、电视机以及其他显示终端的产业配套。借助这一优势可以打通产业链,既能形成合力,又能提高效率,还能有效规避风险,最终实现产业和技术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上游和高端的实质性转变。
新型显示系统工程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市场化企业和业绩斐然的项目。例如中电熊猫6代线项目创造了单体厂房规模第一、建设速度第一等多项第一。同时,项目建设完全由中方主导,锻炼了一支专业的团队,为更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彩虹集团则实现了负重攻关。在外部经营环境迅速下滑、企业内部扭亏止损需求迫切、几千名员工面临分流的压力下,彩虹集团的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液晶基板玻璃的良品率与产销比均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