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北京,在刚刚举办了APEC相关重要会议的场地——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又迎来了一届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1月26日至27日,为推动我国健康住宅研究与建设的持续创新与快速发展,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方太集团承办的“第七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在此如期举行。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赖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新男,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院长修龙,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蕴等领导、专家和业内人士,以及来自日本、台湾地区的专家出席了本届论坛。
科技创新,引领健康人居
本届论坛以“科技创新,引领健康人居”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权威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与居住健康,国内外健康住宅的科技成果与发展,国内外厨房、卫生间空气质量与水质控制技术,健康光环境营造”等具体问题,交流工程创新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构建产学研用协作平台,通过设计理念创新、建造方式创新、部品开发创新,激发产业技术创新动力,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大势所趋: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绿色低碳为主的健康住宅
会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做了题为《为居住健康而努力》的主题演讲。刘志峰指出:“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举办以来,在普及健康住宅知识,推动健康住宅标准建设,促进住宅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一边抓项目研究,一边抓工程试点,通过创新联盟的外引内联,把健康住宅的中外先进理念和技术运用到项目建设当中,既达到了理论研究的目的,又通过实践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健康住宅的好处,推动了我国住宅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他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居住健康的内涵:一是建立在人与自然融合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在人与人和谐的基础上;三是建立在消除或减少各种化学物质残留物对人的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四是建立在人的生理健康的基础上;五是建立在人的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六是建立在对人的不同生命阶段适应性的基础上;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怎么实现居住健康,此次论坛主题“科技创新,引领健康人居” 给出了“参考答案”。第一,要改进住房建设中应用的材料。第二,要改进住房建设中使用的各种部品的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第三,要改进住房的建造方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住宅联盟组织下,开展了钢筋混凝土高层住宅现场工业化建造体系实验,将工厂搬到现场,包括可自动升降的空间建造平台、可自动合模开模的模板模架体系和混凝土浇筑养护系统,以及格构式楼承板、剪力墙钢筋笼和保温装饰一体板等工厂化的部品部件,将标准化产品设计、机械化现场施工和工厂化部品生产连成一个完整的住宅工业,即所谓的“移动造楼工厂”。第四,要改善住宅的规划设计。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尚不十分充足,在推进健康住宅的建设中,还必须考虑到老百姓的支付能力,必须把采用适用技术、适用材料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必须把住房性能的改善与经济性有机结合起来,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收益。
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赖明做了题为《发展健康住宅 改善人居环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住”,自古就是民生之重;“健康人居”,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2014年10月6日是第29个“世界人居日”,联合国把“来自贫民窟的声音”确立为主题,以唤起人们对居住环境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基本权利的关注。健康住宅产业强调从人居环境角度出发,大幅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是一种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落实“美丽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城镇化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大背景下,发展健康住宅产业,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居住质量,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建议:一是以绿色建筑促进健康住宅发展。二是大力推动建筑产业化。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发展健康住宅产业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四是加快健康住宅产业规划和标准制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