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当前国内机器人市场一直被国外巨头把持,跨国企业占据了中国机器人市场90%的份额,其中发那科、安川、库卡、ABB四家公司占据约65%的市场份额。
以新松机器人、汇川技术、广州数控等为代表的国内机器人企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与跨国巨头的差距仍然较大。最大问题是伺服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等核心部件无法自产,或者性价比不高。
中国企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以德国西门子为例,西门子本身并不制造机器人,而是对机器人的开发提供编程软件和控制器等技术支持,也就是为机器人提供“大脑”。据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华区CEO梁乃明向《英才》记者介绍,西门子已经与库卡公司展开全面的战略合作,以强化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好在中国机器人的存量还很小。那么国内厂家如何在即将爆发的增量部分改变市场地位呢?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要想快速推广应用,必须先解决成本和易用性问题。” 宋君恩强调,必须面对行业现状,不能浮躁。
当然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竞争对手现在还有谷歌这样的搅局者。
“安川、发那科水平都很高。但他们也都是传统的运作模式,都是按照行业常规出牌的。”李庆杰坦言,谷歌跨界机器人未来恐怕会超出常态的行业发展轨迹。他认为谷歌是想把机器人技术与大数据相连接,“我们可能也会与有大数据背景的公司展开合作。”
对于机器人会不会影响工人就业,李庆杰则认为,表面上,发展机器人会影响一些就业;但机器人产业本身又会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Erik Brynjolfsson研究指出,新技术一直在创造就业机会,也在破坏就业机会。但是数据显示,现在新工作的产生速度不像以前那么快了。
可见,“机器换人”应由市场主导,不可人为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