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目前在湖南不少企业使用。三一重工组装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专门为泵车长臂进行组装和焊接。此前要十来个工人一起完成的工作,如今只需要一名高素质的工人就可以完成。三一使用的实际上就是长沙长泰机器人的“长沙智造”。此外,吉利汽车湘潭制造基地从2011年就开始采用长泰机器人的全过程铸造生产线,生产线上80%的工作已实现自动化。就连传统以手工为主的茶叶企业,也迷上了机器人。湘丰茶叶购进了20台机器人,“1台机器人可以等于5个技术熟练工人,成本控制出现了料想不到的效果,”湘丰集团总经理曾宪涛说,“之后我们将专注于茶叶的自动化采摘、包装等智能机器人的运用。”
筹建湖南机器人研究院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在2005-2012年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从国内市场看,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中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居全球首位;预计今后两年,中国市场需求还会再翻一倍。此外,随着技术的完善,机器人价格每年平均下降30%。
实际上,湖南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初具雏形,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先机。湖南省政府首次将工业机器人产业写入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3D打印、工业机器人、两型住宅、北斗应用”等新产业;3月18日,雨花经开区获批成为湖南第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园区;雨花经开区也正积极筹建湖南机器人研究院,与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及广州菲亚特、上海大众、三一、中联等单位联合,与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机器人展示体验等“四位一体”发展,加速向产业集群推进。据介绍,雨花经开区目前已完成800亩项目用地的拆迁、统征,机器人企业进入园区即可启动建设;9月19日发布的《行动计划》,更是在制度上和扶持政策上明确了产业发展路线图。
《行动计划》明确,2015年到2017年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末,工业机器人产业产能突破100亿元;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工业机器人研发、设计及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全面提升长沙工业综合竞争力。
湖南机器人研究院的建立,也被写入《行动计划》,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向“产学研”协同创新时代迈进。
[政策支持]
企业建生产基地最高获1000万元补助
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政策扶持和优惠上主要体现什么亮点?何寄华介绍,从四个方面支持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发展。一是给予机器人企业扶持。本地产的整体企业,即本体和系统商,按整机售价(或租赁价)20%补贴,单台不超过10万元,单个企业不超过200万元;二是给应用企业的扶持。采购本地产的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的应用企业,按整机售价(或租赁价)10%补贴,成套设备不超过50万元/套,单个企业补贴不超过500万元。三是知名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及零部件,总部迁至长沙,投资1亿元以上建生产基地,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搬迁补助;将地区总部迁至长沙,且投资1亿元以上建生产基地,一次性补贴500万元;四是工业机器人企业,租赁标准厂房,实行租金“三免两减”(前三年全免,后两年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