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国产手机的第一个十年:成也贴牌 败也贴牌
[发布时间]:2014年9月17日 [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点击率]:5592
【导读】: 在功能机时代,从1998年科健产出第一部国产品牌的中文数字GSM手机开始,以科健、波导、熊猫、迪比特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在毫无经验和技术积累的情况下,从贴牌起家,竟从摩托罗拉[微博]、诺...

    “2004年是下滑期,2005年已经大规模亏损。”金立手机执行总裁卢伟冰告诉本刊记者。

    科健最终没能挺住。到2004年中期,存货高达6.85亿元,占当时主营业务收入的68%、主营业务利润的7.5倍。2005年,科健逐渐从消费电子市场退出,曾经的国产机“第一品牌”关门大吉。

    到2006年、2007年,国产手机的颓势仍不见好转。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微博]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联想、波导、夏新的市场份额分别是6%、3%、2.8%,市场份额萎缩严重。波导2007年前三季度亏损5.06亿元,夏新同期亏损4.6亿元,联想手机在上个财政年度的亏损额达1.33亿元。

    “这一时期,因为技术上没有优势,国产手机之间的差异很小,嵌颗钻石、会震动、会唱歌跳舞,就是产品的亮点。第一批国产品牌倒下,主要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可以支撑。”酷派集团副总裁曹井升告诉本刊记者。

    第二季开幕

    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永远不缺冒险者。

    借助于政策放宽和技术突破,以天语、金立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国产机成为黑马。

“天语和金立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打了价格差。当时的手机是稀缺品,价格都很高,以TCL为例,当时卖到3000多元的手机,每部可以赚一两千元。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利润更高。那么天语和金立只要赚500元就好了,充分利用了中国市场的缝隙。”周军林说。

    “第一批国产手机风行一时的重要原因是当时的市场环境,包括政策条件都非常有利,那是靠机会,不是真正的实力。”在深圳手机行业从业十余年的唐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04年,延续五年之久的手机生产“审批制”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核准制”。审批制下,获得许可牌照的只有36家企业,其他手机制造企业只能靠贴牌度日。审批制终结,一批合资的国产手机生产商开始打出自有品牌。

    两年后的2006年,台湾联发科[微博](MTK)迅速崛起,专门生产手机芯片,能够把手机主板和软件集成,手机厂商只要购买这种廉价的MTK芯片,加上定制的外壳和电池,就可以自己组装手机。

    这成为功能机时代国产手机第二波浪潮的重要推手。

    崭露头角的国产手机中,天语最为典型。

    2002年,国产手机势头正猛时,以手机代理业务赚得第一桶金的荣秀丽,用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天宇朗通。彼时,天语被外界称为“三无”企业——无手机牌照、无手机研发历史、无手机生产能力。而荣秀丽更被称为“山寨之母”。

    不过,与科健、波导不同,荣秀丽不惜血本建立研发团队,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创新之举。

    然而,在亏损8000多万元后,天语不得不与MTK合作,推出成本低廉的山寨机。

    芯片技术交给联发科,生产外包给富士康等,天语自身聚焦于销售渠道的建立——在全国寻找代理商,交出手机定价权,以让渡利润换取渠道。2007年,天语手机出货量达1700万部,在中国手机市场仅次于诺基亚,成为国产手机冠军。

    扎根于深圳的金立,与天语成立于同一年,2005年拿到手机牌照后开始生产自有品牌手机,曾在各大电视台滚动播出的“金立语音王”就是其代表产品。随后,2006年金立完成目标年销售量300万部,利润超过2亿元。

    功能机时代国产手机的第二波浪潮,主角已变为天语、金立、中兴、长虹[微博]、宇龙通信。

    2007年,四川长虹(4.33, 0.00, 0.00%)的手机业务成为其支撑业务之一,营业利润率仅次于彩电产品。

    中国无线2007年的财报显示,其全资子公司宇龙通信营业收入达到12.77亿港元,较2006年增长99.4%,净利润1.67亿港元,相比2006年净利润增长212%。而手机产品毛利率高达40.8%,即便与诺基亚等洋品牌高端手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