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油为例,中东和俄罗斯石油产量约占全球的45%,其消费量只占13%;北美、欧洲和亚太石油产量只占全球的36%,而消费量却占76%以上。此外,全球能源市场分散,令风能、太阳能的集中规模化开发和借助特高压等技术的电力远距离输配成为必然趋势。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全球能源合作,实现“能源一体化”,创造一个更加一体化、充分竞争的市场以及能源合作机制。比如,建立地区性共享能源储备,构筑面向未来的,包括天然气管道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网络建设在内的能源基础设施蓝图等。
另一方面,全球能源互联网带来能源形式、生产方式、存储形式、分享机制等广泛的变革。根据世界生物能源协会预测,到2020年,30%的电力将来自绿色能源。以交通为例,到2030年,插电式电动车的充电站和氢能源燃料电动车会普及全球,并将为主电网的输电、送电提供分散式的基础设施。到2040年,75%的轻型汽车将由电驱动。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为插电式电动车、氢燃料车、家庭和工厂提供充足的电力,有望形成全新的经济模式。
因此,中国必须以发展能源互联网为契机,加快提升基础制造和能源生产能力,做好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储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