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鸿夏恋”失败:鸿海的野心与夏普情结
[发布时间]:2014年6月27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率]:2914
【导读】: 一年后,“鸿夏恋”因为郭台铭的一次采访重新被挖了出来,作为鸿海掌门人的他突然放炮,自曝“鸿夏恋秘辛”,并用“自己被骗”来概括整个事件。不过郭台铭仍表示,如果夏普能够同意以市价让他入股9.9%的话,...

  NPD Display Search分析称,此前鸿海和其之前投资入股的面板厂商奇美之间,已经与夏普建立了许多策略性联盟。

  比如,鸿海已经是夏普液晶模组组装的代工制造商,夏普通过技术授权将其UV2A光配向技术授权给奇美,并曾经帮助奇美改善其在台湾的7代和8代线光配向产能爬坡进程。

  又如,鸿海承接夏普的液晶电视代工业务订单,奇美供应一些不能由夏普生产的液晶面板给夏普的液晶电视。这种现象在夏普将其8代线改装成金属氧化物生产制程和10代线产能利用率降低之后渐渐增多。

  另外,鸿海是苹果iPhone和iPad的主要整机组装商。同时,夏普也是iPhone和iPad的一个主要面板供应商,两者曾经在一起紧密合作以解决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生产和技术问题。鸿海还是索尼(16.81, -0.10, -0.59%)液晶电视的主要整机组装商,同时索尼也从夏普购买液晶电视面板,主要是夏普10代线生产的40英寸和60英寸面板产品,然后将面板提供给鸿海的电视组装厂进行组装。也就是说,夏普和鸿海在索尼液晶电视产品项目上具有间接合作关系。

  “事实上,夏普与鸿海合作多年,夏普获益更大,得到资金和出海口,鸿海没有达到主要目的。郭台铭一是想拿到面板厂的主导权;二是想拿到夏普的技术。他想以最小的代价拿到控制权,结果落空。”中华液晶网主编张新岗对记者说。

  更让郭台铭感到“吃了闷头亏”的还有来自于对方管理层的多变以及“倒戈”竞争对手。

  此前,当夏普宣布将与全球最大的制造商鸿海缔结伙伴关系时,这家日本领先的LCD制造商便招来了一些仍相信日本握有强大制造实力和高科技优势人们的批评声浪。对于鸿海来说,一家历史悠久的日本制造商吞下了它的骄傲,竭力与自己一起创造全球电子制造市场的新标准,仅仅是这一态度的转变已经说明了对鸿海的信任。

  从鸿海与夏普启动谈判的2011年6月到鸿海决定向夏普堺工厂出资的2012年3月,郭台铭一直在和町田胜彦(2012年3月之前担任夏普董事长,2013年6月起担任特别顾问)进行谈判。郭台铭曾对町田信赖有加,并对町田表示夏普如果和鸿海联手将打败韩国三星电子,希望一起大干一场。

  然而,从2012年夏季开始,町田出现在谈判桌上的次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片山干雄(2013年6月之前担任董事长)。之后片山开始忙于和韩国三星电子以及美国高通等企业开展合作谈判,与郭台铭的谈判对象又变成了奥田隆司(2012年6月之前担任社长,现任董事长)。

  郭台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1年6月1日町田到香港地区与他会面,主动提出“连手对抗韩国三星”,片山也用同样的话打动了他,第二年3月的资本合作协议本有“含堺工厂液晶面板事业,不准让三星加入”的字样,但契约不能有这种条件,于是以口头约定。但随后的事件发展是,夏普接受了三星的出资。

  台湾产业链分析师表示,苹果与三星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夏普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用中小型液晶面板的龟山第1工厂实际上已成为“苹果的专用工厂”。从这个意义来说,夏普应该站在苹果阵营,而片山却故意靠近三星,期望构筑和两大阵营的等距离关系,这一点让曾经希望“联日抗韩”的郭台铭感到有些不解,多少心里也有一些怨气。

  不过,不管鸿海的态度如何,在Display 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看来,鸿海是否能重新入股夏普,主要看鸿海面板消化能力。

  “眼球计划没有持续动作,需要日本企业的面板技术。无论夏普还是JDI,仍有技术优势。”张兵对记者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