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1日的创维OLED有机电视规模上市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怎么看同行企业推出的ULED电视,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直言不讳地讲:“有关ULED的叫法并不准确,业界不会认可。”资料显示,前不久海信宣布推出ULED电视,称画面清晰度超过OLED,且售价便宜,完全能够替代OLED。
在本次发布会上,创维中国区营销总部市场总监杨孝骏甚至拿某互联网品牌的电视开涮,引发现场哄堂大笑。
直接了当地表达对同行企业的看法,这在五年前的创维是不可想象的。
而创维真正让人为之侧目的,则是其OLED的战略布局。
2013年12月5日,创维推出第一台中国品牌的OLED电视,全球OLED行业由此结束日、韩“二人转”时期,进入韩、中、日“三国演义”时代。2014年4月21日,创维宣布OLED有机电视规模上市,此时距其推出首台OLED电视仅仅3个月时间。
目前,“酷开”品牌OLED有机电视已接受用户预订,是互联网电视品牌中唯一一家。
在人们的印象中,创维一向羞于表达自己的产业主张,没想到在OLED这一局它冲在了中国同行的最前面。
OLED,一种被称为“明天的电视”,创维一连串动作昭示出其勃勃野心:欲藉OLED实现从“跟随者”向“领导者”跨越。虽然在私下交流时,创维高层刻意回避了这一说法。此策略被称为“弯道超车”,彩电行业曾有类似先例。2004年之前,海信是中国彩电第二军团品牌,抓住CRT向平板转型的机会,海信一跃而从“跟随者”变成“领导者”。这一回,创维希望类似一幕发生在自己身上。
长期以来,创维被视为中国最没有野心的企业,其高层甚至说过这样一句话,“TCL做什么我们就跟什么,对了我们继续跟,错了我们就抽身。”但是2004年之后,创维不再这么认为,那一年,TCL因为收购汤姆逊CRT显像管彩电业务及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一度陷入窘境。
随后多年,创维仍然较少表达它对彩电产业的看法,给人留下“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印象,那时的创维,既务实又谦卑。
2004年至今,中国“彩电三强”你方唱罢我登场,唯独不变的只有创维。不惟如此,创维还是盈利表现最好的两大彩电企业之一。在营收与盈利之间做好平衡并不容易,TCL彩电比较典型,这几年盈利大起大落,2009年至今两次亏损,并导致TCL多媒体事业部及彩电国内营销中心高层人事调整。
虽然总销量仍和TCL有不小的差距(2013年,TCL彩电销量1766万台,创维销量约为1200万台),但在国内市场,创维已成为销量最大的企业(中怡康数据支持海信彩电销量第一)。
因为有销量与盈利的硬支撑,这几年创维高层越来越自信心,尤其在4K电视、OLED电视领域,表现抢眼。
2012年11月,创维率先发布4K电视,此后众同行纷纷跟进,至2014年,4K已成为彩电行业主推产品。因为“第一个吃螃蟹”,以致于创维常以“中国4K之父”自居。
在智能电视、4K电视推广中尝到了甜头,创维逐渐萌生更大的野心,这是创维在OLED上一骑绝尘的背景。
与4K及智能电视相比,OLED的意义显然要大得多。4K不过是LED显示技术的延伸,智能不过是互联网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而OLED则是一种全新显示技术,不仅清晰度更高、色彩更丰富,而且更加轻薄、可弯曲甚至可以折叠。正因为OLED相比于LED具备众多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电视”的最优选择,韩日彩电企业均积极布局,相比较而言,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一度较为保守。
2014年一季度,彩电行业业绩集体下滑,销量同比下降10.5%,销售额同比下降13.3%,预计全年呈负增长。液晶电视市场转折点开始显现,高速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创维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枝说,液晶电视产业发展到今天,市场可突破空间已经不大,中国彩电企业必须做好迎接新显示技术的准备。液晶市场下滑,为OLED市场启动提供了绝佳契机。
这几年,中国彩电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智能电视上,甚至毫无电视经验的互联网公司如小米、乐视也跑过来凑热闹。反观国际企业,即使全球最著名的苹果公司,其智能电视仍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领域带来两大变化:一是互联网思维,二是新盈利模式。不过,止于目前,“应用+服务+内容+广告”的新模式仍未实现盈利,未来能否实现盈利以及何时实现盈利,都是未知数。
与互联网品牌仅推一、两款电视不同,酷开凭借产业链优势以“青春版”全尺寸阵容与对手PK,从功能配置、用户体验到市场售价、供货能力,形成全方位、压倒性优势。目前,酷开已成为中国彩电企业转型互联网品牌最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