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曲的手机、可折叠的电视、可显示新闻的车窗……这些高科技“幻想”或许很快将成为现实。记者10日从复旦大学获悉,物联网和智能物品的核心技术—柔性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获得重大科研进展。复旦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揭示了影响其性能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突破了该技术大规模生产应用中的关键瓶颈。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
据介绍,在那些对芯片本身性能要求不高,但能大面积灵活运动的领域,如平板显示和驱动、医学成像、智能包装等方面,OTFT呈现出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国际学界此前对OTFT性能不稳定的成因和来源莫衷一是。复旦科研团队发现,OTFT在不同材料和载体中运行时,影响其稳定性的来源却有共性,就是空气中大量存在的水分子和氧气分子。大气环境下,这两种分子会与OTFT发生直接接触,产生水氧电化学反应,阻碍器件正常工作。他们的阐释已获广泛共识。
对这种反应机理,科学家们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整个过程犹如在一条不断流动的小溪中投掷大量海绵,海绵吸水时,小溪近乎干涸而无水流动;海绵受到挤压时,水分会流出,小溪再次流动。”复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仇志军说,小溪形容的是OTFT器件,海绵指代水分子和氧气分子,吸收和挤压是施加正、反向电压的过程,而水分就是电流。“器件内的电流不断发生波动,逻辑操作状态就会发生‘漂移’,电路工作紊乱失效。”
鉴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物联网核心硬件技术,特别是OTFT的研发应用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科学家们相信,在这一大规模应用中的最大障碍扫除后,只要持续加大重视和投入,我国一定会在相关材料、器件及系统集成方面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