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芝宣布12月底关闭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东芝在其官网已经正式作出声明,并透露,今后,由该公司生产的供应日本市场的机型将陆续转为代工生产,而供应中国市场的产品将继续与中国国内企业进行合作生产供应。
有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早在2010年东芝就与TCL成立营销公司,目前东芝在中国市场中的液晶电视产品大多都由TCL所代工,销售和渠道等业务由东芝与TCL的合资公司负责,大连公司关闭以后,这种模式将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东芝电视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方式。
据了解,东芝大连公司的电视东芝的海外电视生产基地通过集约化经营和与各代工企业开展合作,将进一步削减固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除给国内供货外,还负责提供在日本本土销售的部分电视机型。东芝官方表示,关闭大连公司后,销往日本的电视产品也将由其他工厂代工。
裁员900人东芝“瘦身”致代工率升到70%
据传此次大连东芝关闭工厂后,有可能涉及900人次的裁员,但都有遣散费作为补偿,但这一消息光明网记者并没有得到东芝方面有关人士的进一步确实。
东芝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只是表示,知道大连东芝公司将关闭,但目前并未有进一步人员处置安排的消息。
东芝除了关闭中国大连的公司外,有资料显示东芝10月份曾公告,拟作价2500万美元,将位于波兰的液晶电视全资子公司,东芝电视中欧社卖给中国台湾仁宝电脑,预计2014年一季度完成交易。由此可见,东芝未来供应欧洲市场的液晶电视将委托仁宝电脑生产。
与其他日本企业一样,东芝液晶电视已经连续两年处于赤字经营状态。截至今年9月底,东芝电视业务运营亏损又超过100亿日元。未来东芝瘦身计划将进一步扩大,而据东芝此前的公告显示,未来东芝视频影像业务的海外代工率将在2014年由目前的40%提升到70%。
曾欲借SED、HDDVD和CELL电视翻身
东芝电视曾经在中国也创造过骄人的业绩。中国老一辈电视工作者、信息和工业化部电子三所专家刘全恩老师对光明网记者透露,在CRT时代的东芝电视排在市场的第一集团,从电路设计到外观都是业内领先的,但进入平板电视时代后东芝由于对上游缺乏话语权,导致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下滑。
早在2006年东芝在本已落后的液晶电视市场中频频发力,终于在液晶电视市场夺回了一部分份额。同时,东芝借上升趋势发布了当时乃至今日都为之动容的SED电视。
SED电视在当时可谓是超前技术,在影像显示领域中堪称完美,但良品率始终无法提升。以至于东芝耗费多年时间的经营和研发并投入巨资,最终没能换来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直至2007年,SED电视的研发和生产推广便不了了之于一片红海的电视市场中。
在SED电视推广的过程中,有一项被东芝视为崛起底牌的技术就是HDDVD。东芝在领导了DVD产业联盟多年以后,由于大容量存储介质的发展,蓝光技术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当时的HDDVD与BD两大阵营纷纷争夺未来光盘存储的领导权。由于天然的物理格式限制,最终于2008年初,东芝宣布退出蓝光阵营的竞争,最终让以索尼松下领导的BD联盟夺取了最终的胜利。
在对电视与视频存储介质的争夺中纷纷失利后,东芝并未气馁,在2009年推出的CELL电视,再一次让业界对东芝电视未来燃起了希望之光。无奈cell电视造价昂贵,当时的市场现状并未成熟,以至于东芝在视频领域最后一线希望很快就被淹没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
曾经拥有众多领先技术的东芝,在经过三次市场反攻后失利后,终于被市场摘下了头上的光环。
正所谓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东芝电视自2009年计划失败,于2010年与TCL成立合资公司后便一直游走在市场边缘。
倒在“竖线门”下
在业界除了对东芝这三次在技术上的发力外,最让人记忆犹新,也是最终导致东芝一蹶不振的,还要说2008年那场“竖线门”。
2008年12月,东芝电视瞬间在全国各地频发质量危机。国内40多名消费者在使用东芝46XF300C液晶电视2000小时后,均发现在屏幕上出现1条或者多条彩色/黑色竖线。不仅影响了观看效果,其动辄一万元的换屏费用,更是令消费者郁闷不已。事件迅速波及波及全国各个地区,问题产品从单一型号扩展至三个型号。
东芝在事发后,官方仅仅表示道歉,并未做任何其他补充回应,对于消费者要求的召回也只字未提。直至竖线门涉及的产品维修好后又再次出现竖线问题,东芝才答应免费维修,但事件已过近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