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消费电子 > 正文
手机IM:谁动了谁的奶酪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9日 [来源]:互联网周刊 [点击率]:3912
【导读】: 国内类Kik应用的迅猛发展,给手机IM领域带来新的变数。微信、米聊、推信、飞聊……国内类Kik应用层出不穷。号称“短信杀手”的类Kik应用打着“免费、省流量”的旗号,攻城略地,据悉,腾讯微信的用户...

腾讯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电信运营商,后者凭借免流量费的优势,很可能后来居上,超越腾讯的微信。其他的类Kik应用,如米聊,推信等,还无法对电信运营商构成威胁,但是腾讯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因此在类Kik应用上,真正的主角是腾讯和电信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

电信运营商:积极“搅局”

在国内类Kik应用出现之初,很多人都担心其会被电信运营商封杀,就像Skype这种网络电话一样。甚至有传言表示,某些地区的类Kik应用已经被电信运营商“和谐”,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并没有完全封杀此类应用,而是像遭遇手机QQ挑战时的反应一样,即跟风推出相似应用,进行“搅局”。

虽是无奈之举,电信运营商此举还是有相当的杀伤力。类Kik应用的门槛不高,电信运营商跟进难度不大,而且利用自身在终端、用户规模、数据管道上的优势,电信运营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获得非常可观的产业链资源,并且将此项应用推向手机用户。而电信运营商并不打算借此拔得头筹,只要搅乱市场,将类Kik应用扼杀于“摇篮”之中即可。

不过类Kik应用确实能帮助电信运营商留住用户,提高用户粘性。而且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电信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数据业务的开发,并推出了多种多样的数据业务。中国移动可以将飞聊与众多其他数据类应用整合在一起,获得与腾讯类似的优势,即整体业务优势,而非米聊那样只有单独某项优势。

从冲击程度上来看,类Kik应用虽然有语音对讲功能,但是相对于网络电话的直接通话功能,对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冲击还比较有限,因此还在其容忍范围之内。一旦将来类Kik应用突破这一界限,必然会被电信运营商“绞杀”。

而且电信运营商有实力开展“持久战”,因为互联网企业在类Kik应用上并没有可观的收入,而是意图凭借此项应用聚集用户群体,在相当长时间之内都需要持续的投入。在互联网企业之中,除腾讯之外,还没有其他企业有与电信运营商对抗的资金实力。因此,电信运营商的“搅局”策略虽然是“软打压”,但是仍然具有效力。

只是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单单从打压竞争对手的角度出发显然不够,电信运营商还需要探索出一条更加有效的流量经营之道,摆脱沦为“管道”的困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