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使用自家或安全的公共充电方式可以为90%的路程提供动力,而其中的公共充电部分平均不到 10%。
记者一直关注国际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理性分析,与国际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产业中一些投机的成分在慢慢退潮,然而全球电
动车产业化的技术步伐一直没有停滞,电动车在全球变暖和石化能源压力背景下的拯救作用丝毫没有削弱。奇怪的是总感觉国内汽
车产业界有一股浮躁之气,总是将一般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技术路线人为对立。甚至以上海国际车展作为电动车式微、混合动力“崛
起”的力证,或者在新能源补贴方式的改变上捧混合动力贬电动车,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臆造的对立。对各大汽车集团来说,混合动
力作为一种普通的节能技术一直在使用。但混合动力并不像纯电动一样对汽车产业和社会有重塑的革命性意义。
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既要在近期利用非插电混合动力等技术使在售汽车发挥更大的节能减排作用,又要从战略高度对纯电驱
动技术研发予以重视。在国家宏观层面,应注重对包含电机、电池、电控、车身轻量化等重点零部件产业群的扶持,对于纯电驱动
的自主品牌产品,应在项目审批、政府采购等方面适度支持,对于合资企业的纯电驱动产品,应当鼓励使用“合资自主品牌”,并
合理寻求中外双方的最佳利益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