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企业将长期面临新问题。
首先,专利问题是电子产品厂商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每年企业在专利方面的支出都很不菲。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避免不必要的
专利收费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相关企业表示,希望进出口商会能协调解决中国企业出口的专利壁垒问题,统一获取专利授权。
其次,彩电企业盈利能力不足。行业产能在提升、产量在增长、出口规模在扩大,但出口价格却仍在下降,彩电企业出口价格普遍
偏低,外贸盈利状况较差,不少企业随时面临着亏损、减产等风险。在此状况下,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投入技术和研发。
第三,液晶彩电核心技术缺失,显示技术面临落后。国内正处在完善面板产业链的建设期,众多的国内厂商已全面涉足上游核心技
术的研发。虽然华星光电、京东方的8.5代线液晶面板项目已实现量产,但占液晶电视整机材料成本60%以上的液晶面板很多仍需要进口
,而生产液晶面板所需的玻璃基板至今仍难以实现本土化生产。
第四,在泛IT化的背景下,不仅要与现有的彩电国际品牌进行较量,还要面对来自苹果、谷歌、微软等世界IT企业巨头的竞争。传
统的液晶电视产品必将面临来自于新一代显示技术、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便性等多方面的冲击,届时如果仍是缺芯、少屏,软件、系
统技不如人,只能依靠价格来竞争时。
第五,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贸易壁垒渐趋复杂化和弹性化,以环保、节能、反倾销、专利授权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我彩电
行业的出口成本,其结果是企业出口阻力加大。利润减少,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难度加大。
对此,我国液晶彩电主营企业应有有意识地逐步改变以往全球撒网、以代工为主的粗放营销模式,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改善
出口产品的结构,通过内部产品优化、不断推出高端产品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已基本完成数字电视过渡的国家或地区,如北美、西欧、日本等地,市场已相对饱和并缺乏强劲增长的动力,有条件的企业应
保持谨慎运作。可在加大自有品牌产品出口的同时,集中资源进行重点投入:提升大尺寸和一些升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在做到产品质量
一流、价格有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产品售后服务的水平。
对于新兴市场,如拉美、东南亚地区,目前仍然处于产品转型增长的窗口期,彩电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选择有增长动力的新增
市场进行深度培育和开拓。更多地开发新地区,寻求战略合作机会,强化自有品牌的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