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OLED国际标准细化 中国抢占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9日 [来源]:世纪电源网 [点击率]:3666
【导读】: 在刚刚结束的日本国际光电大展上,除了上演触控、3D这两大热门技术的尖峰对决外,OLED产品的集中亮相也成为亮点。不过,与产业化初期的其他新技术一样,缺少统一标准和术语规范、指导的OLED产业化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日本国际光电大展上,除了上演触控、3D这两大热门技术的尖峰对决外,OLED产品的集中亮相也成为亮点。不过,与产业化初期的其他新技术一样,缺少统一标准和术语规范、指导的OLED产业化发展举步维艰。

    针对这种状况,旨在协调和指导全球OLED国际标准化工作的OEL-G项目组成立。通过几年发展,力推技术研发的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专家表示,虽然产业化方面有所滞后,但标准方面的话语权有助增强中国OLED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产业布局加快

    炒过LED、3D、触控、智能后,OLED又来了。近日,三星移动显示器公司规划投资一条第8.5代OLED生产线,这样,加上三星正在装机的第5.5代OLED生产线,三星在OLED产业方面的布局轮廓一点点地清晰起来。

    “从我们获知的信息看,三星会在2011年投资一条第5.5代OLED生产线。到2013年,三星会投资一条第8代线。”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总经理谢勤益前不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与谢勤益一样,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三星提前了其计划,而且该计划放弃了先前在小尺寸上的“小打小闹”的做法,转攻中大显示产品市场的意图明显。特别在今年日本FPD大展上,三星展出了30英寸OLED电视面板,表明三星对于OLED的应用,绝不是在中小尺寸领域那么简单。

    在产业化过程中,三星将面临LG的强力挑战。在收购了柯达OLED业务基础上,LG今年4月表示,将投资2.23亿美元扩张OLED生产线,目前主要为智能手机和手持设备生产显示屏,将于2011年下半年瞄准电视机市场。不过由于三星提前动手,LG原本定于2012年才开始建设的第5.5代OLED生产线有可能会相应提前。

    我国台湾方面,友达利用既有的第3.5代厂转做OLED面板,从第三季度开始装机,此外先前并购的新加坡第4.5代厂未来也将转入生产OLED面板;奇美电则是利用原来统宝第3.5代线以及集团投资的奇晶光电相关资源,打算进军OLED产品。我国大陆方面,除维信诺外,大陆首条第4.5代主动式OLED生产线近日开工建设。据彩虹(佛山)平板显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淼介绍,2011年10月将启动另一条第4.5代OLED生产线。

    不过,无论是我国台湾还是大陆企业的产业化规模,与三星、LG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细则依旧不完善

    在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投入的背后,是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今年5月,韩国政府宣布了为期5年的计划,将向本国的下一代液晶和大屏幕OLED显示器设备和元件厂商投资约185亿美元。中国大陆也形成了地方大力参与的特色,目前吉林、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四川等地都有OLED研发或生产基地,较为集中的有四川、江苏和广东等3个地方。

    调研机构拓墣研究所(TRI)研究报告预测,2011年,搭载OLED面板的手机数量将达6500万只,年增长率55%,搭载OLED面板的MP3播放器约为2750万部,年增长率53%。

 “未来5年,随着高世代OLED面板生产线的陆续建立,制程技术与生产良品率也将随之逐步改善,其生产成本将以5%~20%幅度下滑,中大尺寸OLED产品市场有望大力发展。”台湾拓墣研究所研究员柏德葳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OLED电视机出货量将从2007年的3000台增长到28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212.3%。从全球销售收入看,2013年全球OLED电视机的销售收入将从2007年的200万美元增长到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6.8%。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