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六座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2年12月,上海颁布了《上海市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个人直接购买新能源车可享受价格和车牌“双重”优惠。纯电动乘用车地方补助4万元/辆,提供专属车牌,不需要摇号。2013年1月23日,首位享受到政策补贴的车主钱先生,在高瞻新能源汽车4S店提取了上汽荣威(微博)E50轿车,并亲手为爱车挂上上海市第一块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
尽管北京市关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目前正在积极讨论当中,但前景依旧光明。目前,国家电网已经和北汽新能源汽车展开战略合作。未来,北京市民购买电动汽车,可以得到免费建充电桩的服务。换句话说,市民可以在自己家的车位上完成充电,过程就像刷卡加油一样方便。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约80%普通私家车用户,每天的行驶里程在50到60公里之间,以目前国产电动车的续驶里程,完全可以满足需求。而且,普通私家车主每晚都有稳定的休息时间,所以充电时间也有保证。
全球90%轻型电动车在我国
可能很多市民认为,电动汽车是新鲜事物,但其实,电动汽车早在19世纪就已经问世。因为当时,电池和电机的发展较内燃机成熟,而且石油的使用还没有普及,使电动汽车在早期的汽车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1834年,第一辆电动三轮车问世。1873年,罗伯特·;戴维森制造了一辆用干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1881年在法国巴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辆以可充电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据统计,到1890年,在全世界4200辆汽车中,有38%为电动汽车,40%为蒸汽车,22%为内燃机汽车。
进入无马车时代以后,电动汽车就进入了一个商业化的发展阶段,此时的电动汽车有辐条有车轮、充气轮胎、舒适的弹簧椅和豪华的车内装饰。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电动汽车甚至成为财富的象征。
由于石油的大量开采和燃油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电动汽车在能源技术和续驶里程上长期未能取得突破,电动汽车在1920年之后渐渐地失去了发展优势,进入了一个沉寂期。汽车市场逐步被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所取代。从那以后,电动汽车一直作为燃油汽车的补充,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认可。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电动汽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厂商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进入21世纪,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动汽车的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并由此诞生了日产聆风、雪佛兰沃蓝达、丰田普锐斯(车型配置图片报价)等较成熟的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
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掀起了一股研发热潮,部分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汽车企业联合开发充电电池和纯电动汽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推动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5000万辆,且轻型电动车产销量已超过全球的90%,处于领先地位。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确立了“三横三纵”的研发布局,经过研发,相继研制出电动汽车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并开始着力推广其示范运行。
2009年11月14日,在科技部、北京市和大兴区的大力支持下,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