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光电产业 > 正文
行业预测:2013年我国LED产业链整合加速
[发布时间]:2013年2月20日 [来源]:慧聪网 [点击率]:3046
【导读】: 开始于2009年的LED蓝宝石外延片价格的飙升激发全球,尤其是中国大陆厂商的投资热情。2009年8月,扬州市政府首先推出MOCVD补贴政策,其他地方政府快速跟进,导致中国大陆MOCVD机的安装量由...

开始于2009年的LED蓝宝石外延片价格的飙升激发全球,尤其是中国大陆厂商的投资热情。2009年8月,扬州市政府首先推出MOCVD补贴政策,其他地方政府快速跟进,导致中国大陆MOCVD机的安装量由2008年的100多台,剧增至2012年9月的800多台。随之而来的是2012年MOCVD机的开工率仅为50%左右。观察MOCVD机台的新增数量趋势可以看出,MOCVD设备需求在2011年中期已经见顶,增长率放缓。由于MOCVD机台是整个LED上游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设备,过剩的供给直接导致2012年蓝宝石衬底价格徘徊在6-7美元(2”)上下。

不仅是在MOCVD机台部分,包括上游蓝宝石长晶设备,中游芯片制造、封装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现象,据笔者了解,有些企业再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蓝宝石长晶机台后,还未安装投产就已经消失掉。目前,我国蓝宝石生产企业数量在20家左右,芯片制造企业在50家左右,而封装、模组等下游企业数量多达2000家,市场预期在未来几年内LED产业链企业数量会减少一半。这种状况直接表现在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上,LEDinside统计2012年LED企业3Q财报发现,大部分LED企业收入下降明显,其中士兰微、南大光电、乾照光电净利润同比下滑88.94%、52.42%和45.91%。相比之下,由于大尺寸电视和平板电脑背光源需求增加,瑞丰光电和聚飞光电的3Q净利润同比增长125%和12.84%。

行业整合小试牛刀

在LED行业整体萧条的同时,厂商背后的角逐和整合却动作不断。业界应该最大的产业龙头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莫属。台厂璨圆光电与中国LED磊晶巨头厦门三安光电在11月13日于台北市君悦饭店正式签订“股份认购协议”,三安将取得19.9%股权,超过日本厂商三井的15%,三安成为璨圆最大法人股东。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认为,三安和璨圆的合作,拉开了大陆LED厂商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的序幕。雷士和德豪润达的股权协议可能更让LED分析人士猜到了开始,却没猜到结局。正当业内猜测吴长江和阎焱谁将胜出时,却爆出德豪润达的介入。2012.12.26德豪润达公告称,拟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以总价13.4亿获得雷士照明合共20.05%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吴长江则将通过定增成为德豪润达第二大股东,持有德豪润达9.31%股份。至此,大陆两家影响力最大的LED企业在产业链纵向整合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笔者认为这两个事件是中国LED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彻底改变了中国LED产业的生态格局。

其实,大陆地区以外的LED企业整合早已开始,例如Philips在2005年8月收购lumileds,从传统的照明产品生产开始向LED制造业务;2010年分别购买LED照明应用企业Luceplan和OptimumLighting,使公司完成了在LED商用、室外、建筑以及室内照明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布局。在分析目前全球主要LED照明企业时可以发现,除Cree是单纯LED产品生产企业外,像GE,Philips、Osram、Panasonic、Toshiba等国际一线LED照明产品生产企业都是由原来传统灯具生产厂商转到LED灯具生产上来的。但是中国的LED照明产品收入较大的厂商大多是纯粹的LED照明产品厂商,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并非一帆风顺。新兴的LED照明产品厂商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良莠不齐而业界标准缺失、核心技术缺失和价格偏高等诸多障碍。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的案例也反映了目前国内LED企业所面临的这种困局。

欧美大厂瞄准中国,虎视眈眈

2012年8月8日,欧司朗在中国无锡的新工厂奠基,预计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主营业务为LED芯片外壳封装。欧司朗早在2005年就入主佛山照明,但并没有入人们最初希望的那样提供给佛山照明太多的LED技术支持,目的只是借助佛山照明的渠道发展自己。还有就是Cree在惠州仲恺高新开发区的工厂,这是Cree在北美以外的第一个芯片生产基地。2011年12月15日,Philips在成都高新区兴建飞利浦LED专业照明项目,希望从中国庞大的照明市场中分一杯羹。根据市场调查数据,亚洲地区在普通照明市场的份额目前已经占到全球总额的35%左右,预计到2012年将增至45%。仅中国照明市场目前就已超过80亿欧元,预计到2020年将至少翻番。

这些欧美大厂已经完成在中国的所有产品线的布局,另外兼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日系,韩系厂商也在努力通过自建或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行业普遍预计,随着芯片光效、散热技术的提升和光引擎等行业标准的建立,未来几年将是室外照明、商业照明以及家用照明的爆发期。笔者认为,在上游/中游领域的产能过剩的状况没有改善之前,兼具中上游优势,同时又具有下游渠道整合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未来残酷的价格产能大战中生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