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行业最近风波不断。就在多家国际知名面板企业因在国内市场价格垄断刚刚遭处罚之后,昨日,有彩电厂商又向记者透露,由于目前大尺寸面板供不应求,不少面板厂商趁机提价,然而高价采购到的液晶面板却常常质量不过关。被迫购买昂贵“问题”屏已经成为让彩电企业非常头疼的问题。
多家国内彩电生产商向记者抱怨,近期采购的大尺寸液晶面板问题百出。上游面板厂商因为急于追求产量,不仅涨价,而且很多屏的质量下滑,显示屏频现偏色、白斑、水痕等问题。导致模组和整机的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彩电企业高管告诉记者,公司刚开发了一种新的液晶背光显示方式,应用在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这种显示方式的主要优点就是节能性好、价格低廉。不过由于近期采购的面板问题频发,这种显示屏一直不能量产。而最令企业郁闷的是,这些问题屏的价格较之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呈涨价趋势。业内人士分析,导致上述状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液晶屏需求量大涨,上游面板厂商仓促赶工并趁机抬价。
去年,为了摆脱液晶电视低毛利的尴尬局面,整机厂商扎堆开发大尺寸液晶电视。创维集团新闻发言人李从想就向记者表示,大液晶和小液晶的仓储和物流成本相同,但是毛利前者要远远大于后者,这也是各厂家加大大尺寸液晶电视比例的原因。奥维数据显示,预计2013年,46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的市场份额将增加1倍。
下游需求量上升,然而上游产量并没有及时跟进。加之去年面板价格一直下滑,面板厂商还纷纷减少面板计划生产量。导致最近46-55英寸液晶面板特别紧缺。奥维咨询分析师金晓峰指出,面板价格一直和需求量有关,市场需求旺盛,厂家自然会抬高价格。
价格高,反而采购不到好屏,对此,金晓峰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和面板厂家突击生产,重量不重质有关。另一方面,看到人们对超高清电视热情高涨,近半年来面板商顺势推出超高清液晶显示屏,但其技术还不成熟,良品率不高,出现质量问题并不令人意外。
昨日,家电企业对问题屏可能引发的售后问题表示非常忧虑,对此金晓峰建议,这是新的显示方式出现必然经历的阶段,企业在采购中就要和上游企业协调好售后事宜,避免整机出现问题,不要在经济利益和品牌形象上都遭受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三星、LG等6家国际知名面板企业,因在2001年至2006年间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在中国内地实施价格垄断行为,而遭国家发改委处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面板领域沦为卖方市场,严重制约着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
同时,面板价格垄断案和此次高价问题面板事件让行业意识到,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面板生产线才不会受制于人,这就要求各整机企业贯通产业链条,向上游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