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消息,从4G牌照发放“或许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到2012年9月初,“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发放4G牌照”。半年内,行业主管部门两次表态加速了上马4G的步伐。2012年年末,据新华社报道,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态,2013年将认真做好LTE频率分配和牌照发放准备工作。这意味着明年我国极有可能发放4G牌照。
国内4G商用的临近,背后主要存在两大因素,TD-LTE成熟度与LTE FDD完全同步,中国TD-LTE商用对全球的示范意义正在加强。
截至去年9月,全球共有11家运营商启动12个TD-LTE的商用网络,有17家运营商公布了明确的TD-LTE商用计划,共计24家运营商签署31个商用设备合同,但这距离实现国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存在不小差距。
TDD频率规划增强全球示范
我国4G牌照的发放,将增强全球TD-LTE发展不会被边缘化的预期。据悉,国内外相关FDD运营商和厂商计划联合建议3GPP开展TDD与FDD的配对使用方法,这势必将严重影响已有TDD频率的使用和未来新频率的划分,对于TD-LTE要实现国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二,国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将形成致命冲击。
我国发展TD-LTE,首要问题需要明确的便是频率的规划。
2012年10月14日,在国际电信联盟2012世界电信大会(ITU Telecom World 2012)期间,无线电管理局相关领导对TDD的具体频谱规划方案进行了介绍,“中国已经决定将2.6GHz频段的2500-2690Hz,全部190MHz频率资源规划为TDD频谱”。早在去年9月20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 频率规划事宜的通知》,正式将IMT的核心频段2500MHz-2690MHz规划为时分双工(TDD)方式的IMT系统工作频率。
此前,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种分配体现了国家对TD-LTE的引导和支持,有利于TDD的长期发展和市场推广,2.6G作为全球LTE发展的核心频段,我国将190MHz频率资源全部用于TDD,兼顾了两个方面,其一,国际上选择2.6G发展LTE中的50MHz TDD频段得以保留,可满足全球漫游需求;其次,190MHz TDD连片的频谱资源不用设置保护带,可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
上述IMT频率规划以“支持TDD产业为主导,兼顾FDD应用”为原则,TDD的频段总带宽达到了345MHz,而FDD系统的频段总带宽是342MHz。在我国目前公共移动通信方面,TDD的频段带宽超过了FDD,这表明了我国发展TD-LTE的决心。
但业内专家认为,TDD达到345MHz只是一个总数,实际上其中更有些频段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比如2300~2400Hz只能使用其中的50MHz,而且只能用于室内;尽管工信部发文将原有小灵通使用的1.9GHz F频段资源用于TDD移动通信系统,但目前为止,由于还有千万用户在网,1900~1920MHz依然存在PHS的干扰,此外还有与CDMA2000的干扰保护,也有一部分不可用。不容忽视的是,FDD有900MHz的黄金频段,TDD的频率总量以及频率质量仍处于劣势,国际运营商正在加速2G网络关闭释放频率,TDD真正实现国际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悉,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正在统筹考虑3G、4G系统的频率使用,探索在1427MHz~1525MHz L频段规划TD-LTE系统的可能性。
国内TD-LTE商用进程加速
去年2月,在巴塞罗那世界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高层公布了TD-LTE三年发展目标,其中,2012年的目标是2万个TD-LTE基站,2013年TD-LTE基站数将达到20万个,而这一建网规模有望翻番。在上述会议上,GTI运营商发布了GTI行动宣言,确定了到2014年使全球TD-LTE基站达到50万个,终端超过100款,覆盖人口超过20亿人的目标。
2012年年中,我国展开了TD-LTE扩大规模试验,试验城市目前包括杭州、深圳、广州、沈阳、厦门、青岛、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宁波、福州、成都、温州和无锡共计15个城市。其中,杭州、广州、深圳室外使用F(1.9GHz)频段,其他城市室外使用D(2.6GHz)频段,室内主要使用E(2.3GHz)频段,与TD-SCDMA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和多模终端应用业务。
杭州是全国首批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城市之一,在建设规模技术试验网的同时,中国移动立足于现有TD-SCDMA网络,通过双模演进升级的方式建设TD-LTE网络,“增加一套板卡,增加一对光纤,一个软件升级”即可实现从3G站到3G/4G双模基站升级。与规模技术试验网新建TD-LTE基站系统相比,配套建设成本降低70%,建设时间节省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