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液晶显示器)时代,总体上技术力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仍在扮演追赶者的角色。
站在OLED时代的大门口,各国间水平差距并不大,我国可能改变过去的被动局面。
目前,国内已有维信诺、京东方、上海天马等数家企业着手建设AMOLED量产线。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既是一种正确选择,长期来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据了解,目前AMOLED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包括三星在内,虽然全球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很多,但基本处于研发或产业化初期阶段。与他们相比,国内企业并没有太大差距。以维信诺为例,通过与清华大学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以及对OLED技术的长期积累,该公司已成为国内在OLED领域技术实力最为雄厚的企业之一。截止到2012年12月,维信诺专利申请量达483件,其中发明专利373,占总数的近80%。不仅如此,早在2002年,邱勇就当选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OLED国际标准制定测试项目小组的负责人。维信诺目前完成制订国际标准1项,正参与制订(修订)国际标准2项,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显示领域从标准制定起始阶段就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OLED背后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据国际权威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的分析显示,未来6年,全球显示市场将持续增长,AMOLED是其中增长最快的显示产品。到2019年,OLED出货量将达7—8亿支,市场将达436亿美元,而整个全球显示市场将达到1668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范围看,OLED是一个千亿美元数量级的产业,如果把O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算进去,就是两个千亿产业!”吴延德说:“目前,只有三星实现了大批量出货,在一段时间内,AMOLED市场将一直维持供不应求的态势。”
更重要的是,OLED产业有着非常强的带动力。有资料显示,平板显示产业每1美元的产出,就能带动4美元的总体产出,远远超过房地产2.2和汽车2.64的产业拉动系数。
“产业布局是OLED发展很重要的一项因素。”陈耀南介绍,昆山在光电产业布局已久,从核心装备、关键原材料、驱动IC半导体、显示模组、工业设计……几乎囊括了显示产业上下游的各个环节,还拥有长期积累下来的整机代工产业巨大的市场规模需求优势,“这也是维信诺当初选择‘南下’的主要原因”。而在昆山市政度支持下,维信诺5.5代AMOLED量产线项目也已启动。
“现在最关键的是速度。”陈耀南说,各国间水平差距并不大,要尽快实现产业化,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成为第一梯队。“可以说速度决定成败,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从起跑线上就输人家一大截。”
对此,他特别指出,AMOLED正处在产业化初期,处于高风险、高投入的阶段,要实现尽快产业化的目标,还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并结合产业布局,给予有针对性的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