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锦屏—苏南±8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西起四川西昌锦屏换流站,东至江苏吴江市同里换流站,线路途经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苏等8省市,全长2059公里,承担着雅砻江流域的电力外送任务,对于促进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及缓解华东用电紧张局面、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约360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煤炭1680万吨,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240万吨。锦苏工程是目前输送电压最大、输送距离最远、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代表了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新高峰。
在±800千伏锦屏换流站,锦苏工程首次实现了由国内负责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成套设计,所有低端换流变压器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制,首次应用国产化换流变压器直流套管。自主研制的±8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直流场极线816千伏直流隔离开关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输变电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什么是“智能电网”?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美国和欧洲对于智能电网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电力市场实现高度的市场化。因为,智能电网将彻底改变127年前威廉?史坦利所构建的电力市场结构,以及这一结构天然所带来的市场化的复杂性。
在未来的智能电网中,电力用户将从被动接受电力的禁锢之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选择权。未来智能电网将是双向的,而且是分布式的。在智能电网中,电力用户可能既是电力的消费者,也是电力的生产者,而且电力用户将能自由选择来源不同(清洁的或不清洁的),以及价格随时波动的电力,所有权限在智能电网中都能得到满足。
在这种设想下,智能电网所赋予电力用户的自由和权力,不仅源自电网和信息技术结合所带来的科技进步,而且源自全新商业模式的建立。这就意味着进一步放松政府管制,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提高电力工业的运营效率。事实上,目前在某些关键性技术领域上的突破,将彻底打破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如储能技术,一旦这一技术成熟,电力市场将不再被实时平衡所限制,届时商业模式也将同天然气市场一样多元化。
在全球范围内的智能电网的热潮之中,中国电网企业也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的设想。但相比智能电网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而言,中国电网企业却更愿意强调所谓的“坚强统一的智能电网”这一表述,即通过统一或协调规划建设,统一调度和运行的统一或联合特高压电网。其中散发出的味道无不停留在其对垄断地位的留恋中。
目前,电网企业提出的具体智能电网方案中,往往集中在输配电领域中的调度自动化、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等电网自动化技术领域,没有涉及到商业模式的转变。尽管这些技术是未来智能电网的支撑,但却不是智能电网的本质。电网企业站在自身利益范畴之中,难以提出适应时代背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整体利益的未来谋划。
当前全球电网面临的挑战可见,低碳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电网是21世纪电网发展的方向。从这个角度看,发展智能电网、低碳电力,应上升到国家低碳经济战略转型的层面,而不能仅仅沦为电网企业层面的技术升级。
此外,在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陷入长期停滞之时,同时智能电网逐渐成为未来必然选择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高层必须重新坚定改革的信心和信念,以敢于破除利益羁绊的决心,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前行。而这一切,也将成为中国参与下一轮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
分布式发电是电网革命“导火索”
我国分布式发电总体上的领先地位,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电力基础设施特别是电网的支撑作用。没有电力基础设施和电网的发展,我们无从解释分布式发电特别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的高速发展。
毫无疑问,分布式发电的比重在上升,而传统能源的比重在下降。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在不断推进,而且会加速。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对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现状、政策和目标进行了阐述。白皮书指出,国家将制定分布式能源标准,完善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和政策,努力实现分布式发电直供及无歧视、无障碍接入电网。国家电网公司今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意见》指出,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可以接入国家电网并且享受免费的接入服务。
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突出强调了分布式能源发展。当前,分布式发电的发展问题已被推上前台。为更深入了解分布式发电的相关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副巡视员卫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