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过度的投资使得行业产能供过于求,且集中于技术壁垒较低的中下游。未来LED行业内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都将面临残酷的优胜劣汰过程。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坦承广东LED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速度很快,短时间内国家难于建立统一规范的LED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造成市场产品鱼龙混杂,不利于控制产品质量;二是,LED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LED产品的推广应用对传统照明形成巨大的冲击,依靠现有的商业模式难以突破传统的利益格局;三是,LED产业上游核心技术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产业仍处于创新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妨碍LED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专家:过强LED蓝光也会危害眼睛
近日一条新闻报道称,两个月来总是开着浴霸给宝宝洗澡的家长发现孩子的眼睛失明,医生诊断,罪魁祸首是浴霸中的蓝光。
这条新闻将LED灯产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华人照明设计师联合会副会长徐庆辉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常用的取暖用浴霸灯泡其实就是大功率的白炽灯。浴霸与孩子的失明应该是存在较大因果关系。
当然,也不排除此婴儿本身就有潜在的先天眼底病变,而浴霸的能量是其失明的重要诱因。但是,白炽灯发光的能量在蓝光区域是极低的,此能量应该不足以造成损伤。应该是较高强度的可见光和红外线穿透眼球,在视网膜同一个位置汇聚,造成灼伤——就像我们用放大镜汇聚阳光可以烧着火柴一样。
其后,徐庆辉继续通过微博等网络途径指出,LED是节能环保的。但在标杆体系的严格要求之下,各个LED厂家都在努力提高光效(光源把电转换成光的效率)。有个简单而且低成本的提高光效方法:削薄荧光粉,让底层的蓝光多出来一些。这样出来“高效”的光是不自然、不舒服的,视觉上会觉得惨白、刺眼。而且不仅是不舒服,过强的LED蓝光还会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危害,甚至能引发视网膜炎,这种危害是不可修复的,严重时能致盲。鉴于此,国际上和我国对蓝光危害都有严格的限制标准,但谁也不敢保证充斥于市面的廉价LED产品都是符合这个安全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