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汉能全球研发中心总裁丁建介绍,汉能现在主打硅基薄膜电池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1%。为了推进薄膜技术进步,提高转换效率,汉能于今年6月并购了德国Q-CELLS公司旗下薄膜电池制造商Solibro,引进德国最先进的CIGS(铜铟镓硒薄膜)薄膜太阳能技术,其转化率高达14.7%。但这显然与晶硅电池平均17%的转换效率仍有一定差距。
面对CIGS技术的进展,刘明向本报记者表示:“很有希望,但肯定不成熟。虽然转换效率高,但是可靠性挑战极大。”
“目前,包括Solibro在内的德国公司以及日本、美国的一些公司都在做相关技术研究,喊得都很响,都有计划,但几乎都不可量产。”此观点也得到了孟宪淦的认同。
刘明称:“CIGS主要面临制造问题,良率偏低,技术难点多,比如:涉及元素众多,如何调和各种元素的比例以及确定其结构,都是很复杂的问题,这也进一步导致其制成复杂,成品率不高。”
对此,吕佳丽表示:“Solibro已进行了25年研究,技术是成熟的。”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Solibro完成了66兆瓦的出货量,仅次于日本的Solar Frontier。而刘明则告诉记者:“要判断技术是否成熟,一个关键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持续扩产。”
汉能品牌管理部另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汉能将坚持走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会在这个领域综合考虑多种技术,应用于不用的市场,满足不同的需求,所以不管是硅基薄膜还是CIGS,或未来还有更成熟的技术,汉能都不会排斥。”
而孟宪淦指出:“国内一些科研院校也在推进薄膜技术研究,南开大学主攻CIGS,四川大学侧重碲化镉,由于政府一年科研资金投入仅为500万元,不能满足科研需求,所以进展都不大。汉能倒是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和规模优势,将国内的研发力量进行整合,以其全球研发中心为平台,推进薄膜技术攻关,技术突破了,什么都好说。”
全球薄膜市场空间收缩
“薄膜电池转换效率低,造成BOS整体成本高,且稳定性差,发电量难以保障,所以我们很少用。”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沙蔚颖告诉本报记者。
无独有偶,作为国内最大太阳能电站投资运营商——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爱珍亦向本报记者表示:“每个公司情况和战略都不一样,对于汉能的选择我不好评价。我们建设运营的电站多数采用晶硅电池,也用薄膜电池,但属于试验性质。原因很简单,薄膜电池转换效率低。”
正是受制于转换效率等问题,使得薄膜电池的市场空间目前仍极为有限。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办公室李秘书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国内光伏总装机容量中,90%以上都是晶硅电池,薄膜电池份额很少。我们公司旗下的内蒙古四子王旗40兆瓦电站以及青海格尔木电站也没有用薄膜电池,主要是晶硅电池已经极为成熟并得到市场验证,而薄膜电池发电量难保证且质量不尽如人意。”
在他看来,薄膜电池并非完全处于劣势:“薄膜电池具有温度系数优良和弱光性好的特点。在光线强烈的沙特、中东以及新疆等地,晶硅电池损耗快,有些很难完成25年的寿命,所以在这些地方,薄膜电池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另外,它也更适用于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
“大型地面电站几乎都是晶硅电池的天下,发电工程很少用包括硅基和CIGS在内的薄膜电池。”孟宪淦如是说。
除此之外,受制于并网、储能、城建规划和建筑标准协调以及政府补贴等难题,屋顶电站和BIPV留给薄膜电池的市场空间也不大。由“金太阳”和“金屋顶(BIPV)”两项示范工程的进展就可见一斑。
孟宪淦介绍说,截止到2011年底,列入政府补贴名录的BIPV总装机量为300兆瓦,“金太阳”为1170兆瓦,但实际仅建成了608兆瓦,“只有40%多一点。”
放眼全球,公开资料显示,在 2011年全球光伏发电67.4GW的装机总量中,薄膜电池累计装机量为4GW左右,只占据光伏发电不足一成的市场份额。而据孟宪淦介绍,薄膜电池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降,“由2009年的18%降至2011年的12%。”
丁建也坦承:“晶硅电池将在一段时间内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剩余的15%则由薄膜电池包揽,其中硅基薄膜电池的比重约为10%,CIGS和碲化镉等类型薄膜电池的比重约为5%。”
面对如此格局,吕佳丽告诉本报记者,到今年年底,汉能薄膜电池达到3吉瓦产能后,将进入一个稳定期,短期内可能不会再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先期建设的8个基地中已有5个基地投产,正处于产量逐步释放,稳步爬坡的过程。目前汉能的产品一部分用于自建的青海、宁夏等电站,自身消耗,一部分已销往欧美,如意大利拉奎拉。我们产能真正释放是明后年的事,显然还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