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能忽视管理学的软功
记者: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错过了韩国企业抓住的机会?
汤明哲:1995年,全球的DRAM产业销售暴增。台湾的企业家着急了,看到韩国做了第一,我们为什么不行?1996年,台湾企业蜂拥进入这个产业,结果全行业产能过剩。几大厂商加起来每天亏损就超过3亿元,最后亏损总额折算成人民币,至少超过1千亿元。你的产品出来的时候,韩国早就比你的成本低30%,你怎么会有市场?还有一点,韩国企业注重对某个产业的垂直整合,而台湾这一点做得没有韩国人出色,所以技术上没有优势可言。台湾另外的问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而全球很多产业的竞争已进入了“大兵团”作战阶段,只有大企业才能胜任产业链整合和不断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加码,要中小企业去加入这种新的竞争格局显然没有胜算的可能。
台湾企业家和管理学教授都知道“蛋挞效应”,有一个台湾人在澳门吃到葡式蛋挞,觉得很棒,然后引进台湾变得生意火爆。但大家一拥而上,满街都是蛋挞店,最后这个产业就做坏了。在半导体产业,台湾犯过这样的错误有很多。我认为,大陆产业界也应该汲取这些教训。
记者:韩国面板产业世界第一,但很多人还是认为日本质量更好。所以很多时候,不一定技术世界第一,企业战略可能对产业发展更重要,但两岸的企业家可能并不重视这些的东西。
汤明哲:对。可以举个例子,台湾学生去美国念商科比大陆学生大概要早10年左右,当时他们主要是去念作业管理和财务。为什么最喜欢这两个学科?因为它们和数学有关,能够发挥中国人数学好的优势,容易出头。还有一点,这两个领域也被很多人看成是商学的硬功,比策略之类的软功更有用。所以大家去管理学院念软性学科的比较少,但后来我们发现,软性的东西才是中国人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