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华科技董事长接受采访畅谈智能电表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在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电网已近不能够满足电力行业的需求,智能电网成为发展方向。而就目前来说,电网已成为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智能电网已成为现代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智能电网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括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化电网。智能电网通过建立一个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将能源资源从开发到终端用户的各种电气设备和其它耗能设施结合起来,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供能的精确化、对应化、互助化和互补化,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安全水平,将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序,使用户成本和投资效益达到一种合理的状态。
智能电网作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基本方向,也将成为我国“十二五”及以后电网建设的重点。
随着“十二五”规划将智能电网定为重点发展方向,国家电网也将全面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发展。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表的需求将快速扩张,到2015年我国将安装智能电表2.3亿只,一个智能电能表应用的新局面正在到来。
近日,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丁敏华应邀参加中国电力报社举办的《圆桌论坛》畅谈智能电表行业发展的未来的趋势,以及在市场中的策略,并指出2015年后智能电表需求依然具有较大空间。
记者:有媒体报道认为,智能电表年销售量将在2015年达到高峰,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丁敏华:2015年预计本轮标准下的智能电表将逐步轮换结束,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但是第一批智能电表是2010年开始使用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电能表需要周期检定和定期轮换。智能电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国内每年需求量达到7000万只以上,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新增用户数量也将不断提高。
随着用电需求侧发展需求促进智能电表和用电采集系统的快速发展,通信、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从国际市场来看,国外智能电网建设起步相对滞后,智能电表需求在2015年刚刚进入高峰采购时期,与国内市场形成互补。因此,2015年后智能电表需求依然具有较大空间。
记者:国家电网公司从战略的高度率先启动了智能电能表的标准化工作,明确规定了4款智能电能表的外观尺寸,统一了颜色、外形,同时对其他重要的结构设计要素、材料、工艺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统一了电能表通信协议。智能电表行业的标准现状如何?
丁敏华: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的系列标准是相关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的基本要求,促进了企业的产品创新,不同企业对相关技术的研究、掌握、集成决定了不同企业的产品技术路线、产品内在结构、成本、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差异,在满足标准的基本前提下,会体现出不同的竞争能力,因而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
标准制定不会简单的同化所有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反而使企业在产品、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开展竞争,在社会范围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技术积累、创新优势、生产制造能力,综合实力较强的自主品牌企业能够快速适应电力公司统一标准的持续变化,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记者:目前全国各地陆续推行阶梯电价,这对智能电表行业发展有何影响?
丁敏华:全国各地陆续推行阶梯电价、分时电价,有利于节约用电和合理用电,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阶梯电价计费具有特殊性,智能电能表可根据电力业务需要准确冻结多个时间点的电量,因此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支撑推进阶梯电价、分时电价的必要手段。阶梯电价的陆续推出,带动了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记者:部分智能电表厂商为抢占市场份额,导致产品中标价格不够理想,有的甚至接近成本边缘。炬华科技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获取合理的利润?
丁敏华:炬华科技坚持讲诚信、重质量,为电力客户提供高性能价格比的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系统产品。炬华科技坚持长期发展道路,质量是炬华科技的根本,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合理的利润下参与市场竞争。炬华科技通过三方面努力,确保获取合理的利润,一是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三是加强营销和技术服务,依靠品牌优势拓展市场,向规模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