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的LED筒灯一般光源都是采用单个1瓦的光源,而且电源都是外露在灯具外面的。“现在生产筒灯的企业,电源一般都是采购回来再组装的,这样没办法保证电源跟光源的一致性,比如你的光源需要17安的电流,但买回来的电源却是18安的,这样将直接造成灯具寿命的减短。”春光照明研发的一体化筒灯,将电源内置在灯具内一体成型,每个灯的电源也都是根据实际测试由企业自己制作,保证了电流电压的稳定。此外,这种一体化筒灯采用了单颗0.1瓦的光源,同样是5W的筒灯,别人用5颗光源,它使用了50颗小光源,光效大大提高。
这款即将面试的筒灯在价格上与一般筒灯持平,甚至更低,潘一鸣希望借此能让春光照明在未来室内照明市场上撕开一道缝隙,从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No.3晶彩光电:LED显示屏进军家电市场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员,晶彩(福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水桥深谙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去年推出了国内首款3DLED显示屏后,今年他正与美国、台湾和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有条不紊地推动着节能降耗、裸眼3D、P1.9显示屏等创新技术项目,而这一切最终的目标直指家电市场——让LED显示屏成为电视。
今年晶彩光电的几大创新项目中,最早会推出的是显示屏的节能降耗技术。黄水桥说,LED显示屏拥有比一般液晶屏幕更好的色彩、更高的亮度、更大的可视角度和尺寸灵活的优势,但一直影响它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耗电量大,以P6显示屏为例,1平方米最大功耗是800W。而晶彩光电目前与台湾一家公司合作的研发,能将LED显示屏的功耗降低50%以上,对于整个产业产品的节能降耗将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LED显示屏是由一个个的发光体组成,所谓的“P10”、“P6”指的是发光体之间的距离,P6便是距离6毫米。不同型号的显示屏都有一个最佳观看距离,因为站太近就会明显看出屏幕上一个个的发光体,影响视觉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晶彩光电正在与美国一个科研机构研发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显示屏P1.9,将LED显示屏的最佳观看距离缩短到3米左右。
“这样一来,LED显示屏的应用范围就更加广泛了,不再只限于一些开阔的公共场所。”其实黄水桥的所有这些研究,都透露着他向家电市场进军的意图,将功耗和观看距离降下来,LED显示屏就具备了进入家庭的最基本条件,除此之外,要解决的便是让外观更加美观。一般LED显示屏由于电源问题,厚度都在十几厘米,而黄水桥计划通过将电源IC化,将其变成普通芯片大小,从而将未来的显示屏厚度降到3厘米左右。
“LED显示屏市场现在竞争也非常厉害,有一些企业都转做照明去了,不过我认为只要敢想敢创新,还是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的。”黄水桥说,这些技术项目都是公司讨论出来后,再向科研机构询问可行性,连这些研发机构都不知道他们做的这些项目最终是用来做“LED电视”的。
目前,晶彩光电的研发项目都在顺利进行着,黄水桥预计成型的“LED电视”应该年底就能研发出来。如果这款“LED电视”最终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这将让泉州的LED显示屏产业在技术创新上站到世界前列,也将引领这个产业走向一个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