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外界因素,企业自身因素更为主要。
“盲目乐观、自大、不作为,糟蹋钱能力极强,”一位拜腾员工如此评价这家企业, “拜腾创始人及管理层几乎都直接从传统主机厂过来,管理模式过于体系化、固化。管理层又都是打工心态,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推卸责任。”
另外,这位员工还补充道,“在拜腾内部,做事并非以结果为导向,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决策,大多会议都是无终而返。”
放眼整个市场,除了团队自身管理问题,产品力也是部分新造车企业陷入绝境的重要因素。马前程认为,一些新造车企业的产品定位趋同,车型定位及受众市场几乎没有太大差别,这很难保证自身优势。
在成功的新造车企业中,蔚来从高端车入手,猛砸服务;威马从年轻家庭打入市场;小鹏汽车则面向极客用户。
反过来看那些失败的对手们:更晚入局的拜腾将首款产品M-Byte起售价定在35万元左右,直面蔚来ES6,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头顶赛车光环的赛麟汽车投产的产品只有一款被外界戏称为“老年代步车”的迈迈;博郡汽车的第一款SUV车型也未能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此表现下,行业发展资源自然不断向头部聚拢,处于二三梯队的企业自救之路也不断缩窄。
03
并购倒闭与艰难求生
但如何收场,仍然是一大问题。
2019年伊始,多位行业专家都曾预测,汽车市场将进入洗牌期,中国汽车产业会迎来新一轮的兼并重组大潮。
预言在2020年开始应验。
多位行业专家认为,发展至今,无法量产的企业基本已无太大机会。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新造车企业将集中迎来倒闭潮。但也不排除一些企业会以被收购收场,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筹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品牌价值、技术专利、产品力、工厂产能等因素将成为并购兼者的重要考量依据。
国家专利局数据显示,国内造车新势力在专利技术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
截至6月23日,拜腾汽车仅有98件专利,其中还有半数是外观设计专利,在技术方面的专利突破少得可怜;赛麟汽车共有153件专利,但关于专利造假的举报让其专利的成色有所欠缺;博郡汽车专利数也仅为267件。
作为对比,蔚来、小鹏、理想的专利数以千计。这意味着在技术研发方面,站在死亡边缘的三家新造车企业均存在一定的技术能力问题。
新造车企业标杆特斯拉的技术能力更加优秀。该公司不仅拥有外观、自动驾驶、交互等方面的技术专利,在电池等方面也进行了多项技术突破。
就拜腾而言,当下不仅欠着上千名员工4个月工资,1块钱买来的生产资质也附带着合计4.7亿元的欠款。博郡、赛麟汽车也面临着来自员工、股东、供应商、地方政府以及合作伙伴追债的压力。
退一步说,即使是有能力交付的新造车企业,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除了背负着巨大的亏损压力,销量将成为新造车企业通往下一阶段的另一道坎。
沈承鹏认为,新造车企业间的竞争将越发残酷,“原来,新造车企业只是与传统车企竞争。但随着合资股比限制取消,外资企业将集中发力中国市场。自主品牌日子尚且不好过,既缺少技术积累、品牌号召力,又缺少后续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新造车企业的每一步都会越走越艰难。”
马前程认为,目前中国新造车市场格局尚未确定。对于企业来说,销量和规模化竞争阶段还未来临,所以不确定性较大。以特斯拉为例,虽然已实现规模化交付,但仍处于亏损当中。而特斯拉之所以能继续讲故事,是因为资本市场认为特斯拉这样的企业能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改变汽车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头部新造车势力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威马、蔚来勇夺新造车榜首序列位置,在销量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突破。
“目前,是第三波造车潮最好的时机,”马前程说道,“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还将不断放开,会有更多企业以进入市场,在安全基础上,智能化将成为重要变量,围绕内容、信息服务等属性的产业也将在未来逐渐发挥作用。”
至于资本是否还会进入市场?许海东表示,资本会有不同的决定,手里有大量资金的企业可能还愿意进入,不同的资本有不同的考量。
04
尾声
“赤橙黄绿青蓝紫,再不入局,连颜色都没得挑了。”这是共享单车企业百花齐放时代的真实写照。但回头看来,撑到现在的共享单车企业已不剩几家。
新造车企业也曾遍地开花。“上百家新造车企业,能认出一半logo算我输。”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但结果往往过于心酸。在极度依赖资本的战场中,谁是赢家?答案已经十分明显。
但资本之战只是新造车企业整场斗争中的第一场战役,最终的竞争力仍是要靠销量和利润来体现。
只是,倒在资金脚下的企业,已经失去进入下一轮竞争的资格。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梁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