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汽车电子 > 正文
工信部放宽新能源汽车准入 产业开放步伐越迈越大
[发布时间]:2020年2月24日 [来源]:证券时报 [点击率]:2872
【导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第39号)(下称39号令)进行修改的通知,并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工信部发出的修改意见显示:设计与生产分离,企业准入门槛降低,...

  实践证明,获得“双资质”牌照并不意味着企业在市场中获得了“免死金牌”,企业参与竞争,仍然要靠真正的硬实力赢得市场。调整后的准入规定将目光更加聚焦于企业的生产后的监督和管理。崔东树认为,对新能源汽车准入条件的修改,是与时俱进的举措,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也进一步放宽了事前准入,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可以给市场和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空间。

  此外,他还强调,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期的盲目投资项目已有所降温,新的准入规则更强调生产和产品质量保障,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前端研发设计,也更有利于推动生产制造的合理分工,对行业发展更加利好。

  放宽意味着“放水”?

  对于此次准入规定调整,行业内也不乏一些质疑声音。有观点认为:降低准入门槛,是否会增加不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概率,进而影响整体的产品质量和产业的竞争力。

  对此,多位行业专家指出:企业能否造车,产品卖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靠市场来说话。安庆衡认为,不必担心政策放宽尤其是生产门槛降低是否会破坏市场的政策竞争。“消费者最清楚哪个产品好,哪个质量不好,差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即便是有极少数劣质产品混入市场,也很快会被发现。”安庆衡表示。

  事实上,自2018年下半年我国汽车市场逐渐遇冷,存量竞争逐渐激烈,这一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消费者所青睐的产品集中度越来越高,一些坐拥“生产资质”多年的企业,也逐渐因为竞争力的缺失,逐渐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另一方面,特斯拉这样具备创新力的企业,也大步突破重重阻力,获得了独资生产的途径。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作为外商独资的新进入者,在产品交付后颇受汽车圈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股价一路飙升,市值超过了多数传统汽车集团,但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不在国内,并不符合此前的相关规定,因此它的进入也成为了准入规定调整的一大现实推手。

  因此,不少行业专家认为,对于一些外资车企而言,尤其是那些设计开发在国外的企业,新的准入规定为其在中国的落地生产创造了条件,这与我国近年来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汽车合资股比逐步放开的一系列大政策是形成配套呼应的。

  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务林认为,工信部发布“准入规定”的时间点比较特殊,受疫情影响,汽车市场受到波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为新能源汽车的管理留下了冷静思考时间,管理者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更加关照,对生产管理也似乎更加开放了。

  对于调整后的准入规定,也有不少行业专家提出了补充建议。王秉刚认为,要想在核心层面调整准入思路,需要将准入审批调整为备案制度,让第三方检测机构回顾企业,企业要对自身的产品研发和质量检测负责。国家可以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场中的车辆进行抽查,发现违规产品,可取消企业的生产资格或采取其他措施。

  有行业专家提出,委托第三方质量检查和评审机构,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形成有效约束力,还有利于行业整体成本的控制。总体而言,在汽车产销持续下滑,新能源汽车行业遇冷,疫情对行业形成冲击的背景下,工信部发布对新能源汽车准入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政府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度关注,随着政策真正落地,相关技术标准的更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在健康、良性循环中,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敬请关注微信订阅号:dzbyqzx)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