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0月,中国对美国、日本以及欧盟核心成员国(德、英、法、意、西、荷)等主市场的出口额分别达到76.4亿美元、50.9亿美元、64.9亿美元,增幅分别11%、27%和12%。而对“金砖”国家的出口额合计39亿美元,增幅26%。对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出口额分别达到14.9亿美元、10.8亿美元、9.8亿美元、3.9亿美元,其中对俄罗斯的空调出口更是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增幅达到60%。
经济效益下降趋势明显
1.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增幅明显回落
2011年 1~10月家电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字增长,但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趋软,增幅继续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365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1~10月家电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93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工业销售产值8908亿元,同比增长23%;工业销售产值中出口交货值2512亿元,同比增长17%,同比增长率均回落。
1~10月家用制冷器具工业总产值完成2128亿元,增长16%;工业销售产值2066亿元,增长16%;出口交货值439亿元,增长24%。空调10月出口交货值继续出现了20%的负增长,当月工业总产值下降5%,工业销售产值增幅10%,比上月下滑10个百分点。1~10月空调工业总产值3355亿元,增长31%;工业销售产值3172亿元,增长33%;出口交货值873亿元,增长24%,增幅比上月下滑8个百分点。
2011年1~10月家电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在销售产值中的比重为28.2%,低于2010年同期1.5个百分点。除家用制冷出口交货值比重达21.3%、高于上年同期1.3个百分点外,其他产品出口交货值的比重均比上年同期下降,其中空调业出口交货值在销售总额中的比重27.52%,比上年同期下降近2个百分点。
2. 销售成本大幅上升
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各项费用上涨、经营成本上升对企业构成巨大压力,央行数次加息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9月家电业销售成本比上年同期上升26.4%,各项费用支出上升19%,其中财务费用上升56%,利息支出上升76%。
空调业的数据尤其值得关注,2011年1~9月销售成本与各项费用支出分别上升41%和38%,其中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上升153%,利息支出更是上升了303%。
1~9月家电业产成品资金占用503亿元,高于上年同期34%。其中,空调业产成品资金占用234亿元,比上月增加7亿元,比上年同期高出48%,增幅比上月上升6个百分点。据供应商反映,预计2011年空调仅工业库存(不包括商业库存)已经超过2000万台,库存压力巨大。
1~9月家电业应收账款净额1053亿元,比上月增加28亿元,高于2010年同期4%。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1~9月家电业主营业务收入8037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6.5%:其中家用制冷器具1870亿元,增长19.4%;家用空调3063亿元,增长39.8%;其他家电3103亿元,增长19.4%。
1~9月家电业各项效益指标虽比2010年同期增长,但由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与上年相比增幅在大幅下滑,有的行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2011年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经历了先升后跌、先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一直延续到8月,钢材平均价格同比上升5%~10%,铜价上升25%~30%,铝价上升约15%,PS价格上升30%,PP价格上升10%。稀土原材料价格上扬,导致生产经营成本迅速上升,效益大幅下滑。
1~9月家电业完成利税总额465亿元,增长10.5%,利润总额308亿元,仅增长4.8%,亏损企业亏损额2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9%。
家用制冷行业经济效益仍不乐观。1~9月家用制冷行业利税总额109亿元,增长3.7%;利润总额69亿元,增长5.2%;亏损企业亏损额4.2亿元,上升8%。
空调业1~9月利税总额190亿元,增长19.6%;利润总额130.7亿元,增长11%;亏损企业亏损额7.1亿元,上升118%。其他家电产品利税总额166亿元,增长5.8%;利润总额109亿元,下降1.9%;亏损企业亏损额9.4亿元,上升61%。全行业1~9月销售利润率为3.8%,比2010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压力下,规模再上新台阶
2011年,尽管行业面临巨大压力,但主要产品生产、出口总体保持增长。根据1~10月的运行情况,2011年家电业在产量、销量、出口等各领域都将全面突破原有水平,达到新的历史高点。预计,2011年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有望突破1.1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7%,工业销售产值1.07万亿元,增长17%。预计,除微波炉外的大家电产量都会比2010年有所增长,但增幅回落。冰箱/冷柜超过9000万台,空调超过1亿台,洗衣机超过6600万台,微波炉超过6300万台,电热水器超过1900万台,制冷压缩机超过2.1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