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逝去的2017年,除了iPhone X、华为Mate10等不多几部机型有所看点以外,智能手机领域整体似乎波澜不惊,创新力匮乏。但看似平庸的2017年其实酝酿了诸多新技术,2018年有望开启智能手机新一轮的创新周期,最大的推动力就是AI、AR、5G、新型面板等技术的同步成熟与融合。国外知名科技消费产品媒体Gadgets 360指出,2018年智能手机应用将呈现出以下14大主流趋势:
趋势一:可折叠手机陆续登场
翻盖手机早已成为过去时,但新型的可折叠手机将迎来一波热潮。分析师表示,未来几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将成为手机行业的下一个“战场”。
去年年底,三星宣布将限量生产折叠屏手机Galaxy X,可能只有10万台,专门向中国市场推出;而中兴也宣布推出了全新折叠智能手机Axon M,拥有四种组合操作模式。另外,苹果和LG也可能将这一设计作为旗下智能手机产品的突破口。
趋势二:18:9宽高比设计流行
几年来智能手机设计的最大转变是推出了新的18:9显示格式,几乎每家公司都试图在2017年跟风。
这使得手机拥有更大的屏幕和更小的边界。LG G6是第一款采用这种屏幕的智能手机,但很多价位的手机目前都采用了这一设计格式。到2018年,会有更多的手机制造商向这一设计偏移。
另外,可能也会出现一批 iPhone X“刘海”设计的追随者。
趋势三:智能手机曲面玻璃
智能手机制造商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来改善他们的设计并脱颖而出。三星和LG已经进行了高端机型上曲面玻璃屏幕的试验。曲面玻璃和可弯曲的面板可以很好地协同工作,以实现全新的设计,但是它们必须配合得很好并且是实用的。
趋势四:高通骁龙845主宰市面手机芯片
智能手机制造商必须争取市场上最好的处理器来提高其旗舰产品的竞争力。2017年,高通骁龙835处理器堪当主流,而其升级产品Snapdragon 845将更强大,并将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型集成Adreno 630 GPU以及改进的DSP来处理人工智能相关的任务。2018年,除了自主制造处理器的苹果、三星和华为外,高通骁龙845很可能会主宰市面上其他手机产商的内置芯片。
趋势五:5G服务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投入商用
全球正在采取5G的措施作为移动和物联网通信的新标准。去年12月,全球第一个5G标准完成并发布。
美国:计划2018年全面实现5G商用。美国通信巨头AT&T已经宣布,计划今年向美国超过12个城市推出智能手机5G无线通信服务,成为首家大规模推广商用5G移动服务的运营商。另外他们还将提供一个支持5G网络的设备。高通则已经开始其5G专利授权费计划,预计2019年就可以大规模商用。
中国:2020年部署逾1万个5G商用基站。业界预计,中国在2020年将部署超过1万个5G商用基站。中国工信部不久前发布了5G频谱规划,首推中频段5G商用,将加速产业链的成熟。
俄罗斯:探索5G共建共享合作方式。俄罗斯两家大型电信运营商MegaFon和Rostelecom正试图通过联合双方力量来共同克服在俄罗斯市场建设5G网络所面临的巨大成本挑战。
日本:2023年将5G服务范围扩大至全国。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KDDI和软银计划将于2020年在一部分地区启动5G服务,预计在2023年左右将5G的商业利用范围扩大至日本全国,而总投资额或达5万亿日元之多。
欧盟:2025年将在欧洲各城市推出5G。欧盟不久前确立了5G发展路线图,欧盟电信委员会的成员国已经认同了这一计划。
韩国:5G试验网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韩国电信(KT)已经进入5G试验网的最后测试阶段,将用于支持今年在平昌举行的冬季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