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人才缺口大 吸引全球人才为要务
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领头羊,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然而相较主要人工智能研发国家如英国、印度、德国和日本等国,中国在论文影响力上还略逊于英美等国,因此着力于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 加快研发进程。
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位居世界之首,中国则排名第七。 中国官方预估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缺口高达五百万人,现有人才仅约五万名。 因此将会再加大吸纳海外人才与培育国内人才的力道,为加速基础理论与技术突破,特别锁定高阶人才,搭配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的设立,提供发展利基。 现阶段美国华人为回流或投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宗,未来更将吸纳各国人才投入。 中国科技公司纷纷投入重金招募海外人才,特别是挟有大数据与资源的平台商,对人工智能的科研人才更具吸引力。
中国AI规划里强调培育各领域领头企业,如百度、阿里巴巴及腾讯等大型企业,透过其累积的技术能量与巨量数据资源,作为发展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利用大型平台所提供的数据资源与技术开发,期望能够带动相关应用系统与设备发展, 如无人载具、穿戴装置、机器人、物联网传感器等,汇聚各产业资源形成新的生态链,并且促进人工智能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各领域的应用。
由于数据收集需要透过各种感知、传输、储存、计算与处理等功能来累积大数据供人工智能开发使用,因此通信设施(5G)的建设也成为重要支持项目。 大数据的储存与超级计算机等设备,一般企业恐难以负担,由中国政府主导建设超级计算中心对人工智能的应用的需求。 中国于5G通讯技术与规格的发展,台厂应持续追踪,未来若要将产品推至中国则须配合当地市场的规格需求。 另外考虑系统设备耗能与供电稳定需求,因此也同步推广新型智能能源网络做为未来能源供需规划的基础。
台湾市场规模受限 AI发展要靠海外练兵
台湾科技部陆续公布AI发展方案,分为五大领域包含研发服务、创新加值、创意实践、产业领航与社会参与,透过产学研共同努力推动AI的应用发展。 目前则注重基础理论与算法的开发、AI在机器人的产业应用以及基础设施与关键芯片的开发。 中国在基础理论、机器人应用与芯片开发上与台湾呈现竞争的状态,均希望能够掌握未来AI的产业应用端与关键芯片的自主能力。
各国在人工智能发展均提出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投入,目前美国华裔与留学人才大量返回中国发展,民间与政府投入大量资源不断招收各国高阶人才,台湾应思考如何在国内创造具诱因的经营环境,同时考虑对外国人在台工作的相关法规, 以利吸引人才回台或来台投资与经营。
中国政府以国家力量支持与培养AI的人才库,透过自主研究,发展AI在理论基础与产业应用层面的能量累积。 中国内部对于AI的人才需求逐步扩大,透过开辟专门管道,鼓励特定领域的海外专家与团队与国内学术单位与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并且利用政策优惠引导企业引进AI相关人才。
若台湾短时间内无法创造出有利环境,海外练兵则可作为国家同步培育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途径,透过学术交流、实习或与海外主要公司合作开发, 加快在人工智能开发上的能量累积。
科技部公布AI人才培育计划与中国AI发展计划进行对照,台湾人才初步规划以自主培训以及海外练兵为主,中国则加大吸收海外人才至中国发展为主,特别针对重点领域顶尖人才与优秀青年人才为目标。
台湾在IC设计与芯片制造在世界仍具优势,应着力于发展AI on chip,未来对人工智能芯片及高效能运算芯片将会随着相关产品的推展而推升需求,因此掌握高效能运算能力的芯片生产能力,是发展人工智能、 自驾车等下一代科技的基础设施之一。
相关物联网与传感器的发展也可配合AI的发展趋势,AI开发需要大量数据,台湾目前在大数据资源相对较少,因此透过建置传感器与推展智能终端设备与产品,利用物联网搜集数据,针对环境或是特殊场域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开发, 据科技部建议可以在智能应用领域如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智能健康医疗、与智能交通等领域深入发展。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