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城火热的八月,人们感受到了来自产业发展领域的另一种热度——上海华虹集团将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落子”无锡。对于这个总投资超百亿美元的项目,业内人士的认识高度统一:不仅以我市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规模实现了“超百亿”重大项目的突破,更将一举奠定无锡在国内微电子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重振无锡“国家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之雄风。

强强联手,方向一致共同推进合作
从双方开始接触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耗时并不长。
今年上半年开始,华虹12英寸集成电路基地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址考察;8月2日,双方就共同推动建设“909”工程升级改造——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握手结盟。用华虹集团董事长张素心的话讲,是无锡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产业基础、成熟的投资环境、高效务实的政府服务,打动了华虹。“十二五”期间,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二位,江苏省第一。
较短时间就实现签约,必然是基于项目符合双方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根本利益。在项目的落户地新吴区,汇集了SK海力士、华润微电子、海太半导体、美新半导体等知名企业,集成电路的产业总量、企业集群、加工工艺水平、专业人才的集聚都已位居国内领先行列。此外,一批半导体设备工程、特殊气体、中水处理等相关企业,为项目提供了完备的配套环境。
强强联手,自此并肩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据了解,项目的管理团队将以华虹集团控股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委派为主,主要业务和技术骨干也将来自华虹集团的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内外人才并加大培养当地人才的力度。
按双方约定,华虹项目今年底就要开工,2019年中建成。“一年半的工期,对于半导体项目来讲,是相当快的速度。”新吴区常务副区长洪延炜表示,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据了解,目前市区两级成立了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召开协调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障碍。12英寸生产线代表了集成电路产业最先进的技术,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当高,新吴区还将进一步评估项目地块的周边状况,补足、补强项目所需的设施条件。
全程跟踪做好对接、全力调动各方资源,全面落实扶持政策,无锡准备好了。
“最强配置”,壮大产业实力和规模
华虹集团,国家“909”、“910”工程的重要承担者,立于集成电路产业潮头的骨干企业。在建设运营我国第一条深亚微米超大规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同时,逐步发展成为以芯片制造业务为核心,涵盖集成电路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芯片制造工艺研发等多业务的集成电路产业集团。
对于华虹而言,此番携手无锡,是斥巨资倾全力打造其在总部上海以外的第一个集成电路研发制造基地;于无锡,华虹的“产业溢出”,使无锡再担集成电路“国家战略”,为本地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力。
截至2016年底的数据显示,无锡集成电路设计的规模列全国第四,晶圆和封测规模均居全国第三。长电科技高级副总裁梁新夫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及,“无锡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利润空间非常有限,设计成为我们最大的短板”。此次华虹在无锡的布局正是给出了行业的“最强配置”:一期项目计划建设一条月产能约4万片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首期项目实施后,适时启动后续项目建设。
“目前,无锡拥有1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华虹12英寸晶圆生产线的加入,无疑将使无锡成为国内晶圆制造最重要的城市”。洪延炜指出,不光如此,华虹项目的落户,更将带来大量前端的芯片设计企业,壮大无锡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能力,从而使无锡牢牢占据集成电路高技术产品的领先位次。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全国12英寸晶圆生产线不到10条,但各地都在积极上马“12英寸”生产线。根据初步规划,华虹无锡基地全面建成后将达到约每月10-12万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规模。
抢占先机,这一步无锡走得漂亮!
政策引导,重振“南方基地”雄风